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1038篇
科学研究   613篇
各国文化   130篇
体育   493篇
综合类   376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131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842篇
  2014年   1704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Alawidin  Abduriyim 《编辑学报》2008,20(6):529-530
少数民族文科普期刊面对激烈竞争的形势,为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获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2.
外文图书采选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文图书资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外文图书采选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外文图书采选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选"是外文图书采选的关键;"采"是外文图书采选的纽带;"用"是外文图书采选的检验;"数字资源"是外文图书采选的重要方面;"双语教学"教材是外文图书采选的新亮点;"网络化"是外文图书采选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73.
陈涓 《图书馆》2008,(1):112-114
本文回顾了县级图书馆开展"以文补文"创收活动的前因后果,比较了开展创收前后的县级馆事业发展状况,分析了盲目开发造成主副业本末倒置的不良后果,指出坚持公益性原则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新闻与写作》2008,(5):I0004
李庄同志1918年7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作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报道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任华北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采访科科长、通信科科长、编辑科科长、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75.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2):F0004-F0004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据六书理论、依五百四十部首编制的字典,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语言学巨著。清代段玉裁为之作注,“非但发明许著之要义,揭示其条例,亦且融入了段氏对音韵文字训诂研究之精髓”(徐复先生语)。《说文解字注》是公认的注释《说文》的权威著作,是阅读古籍、研究语言学必不可少的工具。许惟贤教授以清嘉庆二十年的经韵楼初刻本为底本,对《说文解字注》进行校勘、标点和补注工作,增加了1200多条附注。本书附录有关文献资料、新编索引,便于检索使用。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于丹现象"的理性剖析和深层反思,说明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针对国民阅读率的持续滑坡,详尽阐述了政府和图书馆所各自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文章认为,引领社会阅读不仅同图书馆服务的宗旨是统一的,而且还关系到图书馆良好形象的重塑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兴衰荣辱.  相似文献   
77.
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述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了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78.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的8月4日,德国体育信息通讯社解除了其北京编辑部负责人迪特·黑尼希的职务,此事引发德国媒体普遍报道.  相似文献   
79.
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勤禹 《历史档案》2006,2(3):73-79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基督教传教士自西徂东,进人中国。尽管最初的几十年教难不断,但传教士在华人数仍然不断递增。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901年只有1500人,1914年增至5400人,1919年更达到6636人,其中美国在华传教士人数就达4500余人,占60%多。天主教传教士从1901年的1075名,增加到1920年的2000余名。传教士在传播上帝“福音”的同时,将赈灾作为其事业的一部分,将近代西方救济思想和理念传到中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民间救济事业的发展路向。华洋义赈会(全称“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就是新教救灾思想主导下的产物。它诞生于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初,终结于40年代末,是由传教士与中国社会新兴力量联合筹设的一个专业性救灾组织,最盛时影响遍及全国16个省,设立地方分会、事务所、赈务顾问委员会17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性救灾组织。  相似文献   
80.
公文出现在文字和国家产生之后。《文心雕龙》是一部写作学理论批评著作,对公文的社会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并作出系统的、深广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