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471篇
科学研究   313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407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30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16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传统语法的范畴分类提出了挑战。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典型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语法结构中同一类别(从最典型成员到最不典型的成员)所表现出的一定程度上的等级性和此种语法结构是如何通过隐喻意象图式扩展范畴。此外,还揭示了就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而言,英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独特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94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从古老的《诗经》到浪漫的《楚辞》,从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在诗歌中成长。诗歌。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浸润着中华儿女的才情。  相似文献   
94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语言,因而语言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或多或少地相似,为了方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交流,从宗教、历史、地域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郑谷尝试采用多种意象构筑自己意味不尽的意象世界,使其诗歌的思想性、艺术性独具特色。由于时代和自身的原因,虽反复强调诗骚传统、盛唐气象,但他的诗体过狭,多为近体小诗,意象创造不甚丰富,且多有重复。  相似文献   
945.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影响广泛的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少秋风秋雨,但总是充满了乐观自信的革命热情,毫无"悲秋"之意.秋是毛泽东诗词中常用的时间意象,他移情人景,一反"悲秋"文学情调.  相似文献   
946.
本研究采用国内一项专门的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心理分析与治疗,力图透视导致该学生厌学的心理过程与机制。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快速发现学生面对学习时的心理感受,通过改变潜意识中的意象,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从词意象入手,撷取了宋词别离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亭”意象,从它的文化渊源,因袭关系,意象功能和审美意义等方面结合文本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阐释了“亭”在宋词离别意义中的生发功能。  相似文献   
948.
物象作为审美对象,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方向上展开自己的审美畅想,并将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象向一种理想的方向提升。花的意象在不同的世界里有着不同的姿态。以花的意象为例,可比较中西方审美文化心理的差异:“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倾向;“诗性的生存方式”与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49.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50.
文学模糊在文学作品中对于表情达意,刻画人物形象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应是译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