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10907篇
科学研究   388篇
各国文化   87篇
体育   555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6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928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491篇
  2011年   1819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528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特别欣赏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的一句话:"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的追求。"一位出色的语文老师,不仅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更应是慷慨激昂的演讲家,是热情洋溢的诗人,他的人生因拥有激情而灿烂;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课,技能的培训课,更应以激情点燃激情,以真情换取真情,以心灵唤醒心灵,让教学因拥有激情而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212.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而将这种主观体验与个人的价值结合起来.是一种提升,如果这种体验与人的心灵成长相随相伴.那将是幸福的制高点。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三级体系建设的过程.就是一批幸福的奉献者陪伴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13.
读了贵刊2011年第2期(下)《如何处置怒发冲冠的杨军》一文后,感慨很多,在此把一些粗浅的见解书写如下,与同行们共勉。一、处理方法感想案例中的两种处理方法,我认为都不太合理。第一种方法,教师处理问题太偏激了,根本就没有问清楚事情的起因。教师处理  相似文献   
214.
215.
教育的流浪     
春天里,繁花旖旎,醉迷人眼,可是,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是啊,一夜春雨,浥尽轻尘,春花散空,不著痕迹,我看见过吗?在这春风沉醉的晚上,翻看许多册的《三毛文集》,但见云涛情动,纸上风生,可谁又能想到,那放逐里的彩袖绚烂,那流浪里的荒漠甘泉,竟是一个逃学女子的柳枝轻歌。三毛的游记,看似幽细平淡,但性灵的文字里,流动着飘逸的心  相似文献   
216.
《新读写》2011,(3):50-51
提到陈蕴洁,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张可爱的笑脸,短发下那对笑眼充满着灵气;想到陈蕴洁,我的脑海会出现“思考、乐观、执著”这些词;谈到陈蕴洁,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她的刻苦和优异的成绩,老师们则会提到她的底蕴和悟性。  相似文献   
217.
《倪焕之》是叶圣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茅盾称为一部“扛鼎”之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评论者们基本延续了茅盾对《倪焕之》所作的评价,从时代性、社会性以及革命性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评析。但是,随着时代气候的改变和研究视野的拓展,一些评论者试图倡导回到作品本身和作者独特的创作方法上来,重新认识和评价《倪焕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即关注评论者对《倪焕之》所做的这种评价转变,主要从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及主人公形象的再评价中,分析现有评价中提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18.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遇到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惹事生非,影响教学秩序,给学校教师的工作带来麻烦。对于他们,我们教育者应该用心灵和他们交流,用爱去感化他们,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以耐心期待他们的转化。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偏爱,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19.
陶渊明(365-427),又名元亮,世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辞官归隐,创作了《归园田居》,内心经历了苦痛、辗转、挣扎和坚守,最终选择在田园生活中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表达了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至死不渝的愿望,为后人敬佩。  相似文献   
220.
影片《唐山大地震》以其真实而撼人心魄的生命镜像,演绎了地震灾难造成的普通家庭生死离别悲恸的三十二年,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女儿无法直面的人生,回避中始终无法完成的自我认同和母亲惨痛的废墟记忆。通过心灵转换生成中的意象、苦难废墟记忆的光与色及日常生活写意话语的背后三方面从影视本体论的层面上,分析影片如何探寻并成功地营构了震后幸存者心灵伤痕及日常生活中难以抚慰的心理空间的余震。创作者用饱含生命温度的光线刻划出生存者背影中沉重的灵魂,以生命镜像完成了召唤结构中个体生命疼与痛的人类内在生命体验的哲性思考,以源于生活真实的深厚民族底蕴,诉说出北方古老的土地上绝望而不屈地存在着的生命力量。与同类灾难影片比较分析,该剧显出独特的摄影造型观念,更加注重灾难之于人心灵的强烈震颤与难以愈合的伤痕,层层捕捉震后心理干预的心灵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