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1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教育   61198篇
科学研究   3902篇
各国文化   152篇
体育   4340篇
综合类   2766篇
文化理论   322篇
信息传播   4362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619篇
  2022年   900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823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469篇
  2017年   1050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2235篇
  2014年   5326篇
  2013年   4443篇
  2012年   5104篇
  2011年   6099篇
  2010年   5560篇
  2009年   5792篇
  2008年   6534篇
  2007年   5218篇
  2006年   4031篇
  2005年   3657篇
  2004年   3458篇
  2003年   3259篇
  2002年   2828篇
  2001年   2280篇
  2000年   1936篇
  1999年   620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美学术语。一般人认为诗歌创作的焦点问题在于意境的创造,对儿童诗来说,创作的焦点却是意象的组合。儿童诗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有其特殊性。儿童诗中意象与意境创造的关键是捕捉意象。  相似文献   
972.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扼要介绍了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分析了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特点 ,探索了电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3.
列锦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本文列举运用列锦手法的诗句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74.
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一种既古老又常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在节奏,不仅要科学的安排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更要巧妙运用一些课堂教学技巧,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接受心理特点,适应课堂教学的审美需要,适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75.
提高心理教育读本质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没有必要为中小学生编写“心理教育读本”?是不是需要各年级学生人手一册?心理教育读本如此之多,如何提高质量?这些既是学术问题也是课程管理问题,本刊愿意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7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激发人们的健康情感,抑制、克服人们的消极情感,不仅是社会上人们关心的问题,更是学校教师关心的同题。  相似文献   
977.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时代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已被公认为人类适应社会的先净条件,作为基础工程的学校体育,更应把健康列为各项教学活动的第一需要,让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紧紧围绕健康这一主要展开,除了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8.
论强国富民离不开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育和科学技术愈来愈紧密地融合.美育和科学技术融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人才离不开美育,美育和创造性人才有内在的心理联系.将美育真正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9.
张承志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表现为其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殊异性;其创作主体以人自身理想为准绳,表现为春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排它性;随着他疾丑扬美的理想及螺旋递进的人生观的不断成熟,表现为其作品的意象群落的整体性及其指向性。  相似文献   
980.
王清林 《湖南教育》2004,(20):40-4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越好。”暗示,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暗示是体态、手势、表情等的暗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