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胡海英 《学语文》2007,(1):21-21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收录了司马迁作品十几篇,笔者认为,如能开掘、探究和获取篇目中蕴含的悲剧内涵,即它所记载的人物在人生道路上承受困难、挫折乃至生命危险时所表现的个性气质和崇高的品性,这对于学生人生成长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食粮。现将教学过程中个人理解的悲剧内涵从三个层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笔下两个悲剧人物阿Q和祥林嫂都有着传统美德--忍辱,但他们忍的形式、内涵存在巨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实,但辩护不等于是为投降变节辩护。他认为李陵的投降是不得已的行为,真正的用意是“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他的悲剧是李陵后来确实投降的事实,违背了他“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的预期。做出这样的预期是由司马迁忍辱求成的生死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