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4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教育   52679篇
科学研究   3097篇
各国文化   725篇
体育   2624篇
综合类   1685篇
文化理论   554篇
信息传播   7805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595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1146篇
  2015年   2544篇
  2014年   6421篇
  2013年   4220篇
  2012年   5157篇
  2011年   6431篇
  2010年   5422篇
  2009年   5079篇
  2008年   6911篇
  2007年   4309篇
  2006年   3492篇
  2005年   3102篇
  2004年   2402篇
  2003年   2097篇
  2002年   1898篇
  2001年   1626篇
  2000年   1199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宗璞在不同历史阶段中表现出稳定的创作态势:1.以知识界与知识分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2.采用内倾的表现视角。3.构筑相对完整、自足又具延展空间的结构。4.优美的无懈可击的学语言。  相似文献   
113.
114.
董立勃,一个陌生的名字;《白豆》,一篇陌生的小说。《白豆》发表后好评如潮,其电影、电视版权也相继卖出,可谓是名利双收。是什么使董立勃的《白豆》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在我看来,就是那份女主人公白豆对自由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15.
116.
猪八戒新论     
曾几何时,《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一直被人们视为丑陋、愚蠢、懒惰的化身,相信没有人喜欢被比喻为猪八戒。但在今天的EMBA管理课程当中,猪八戒被重新定位为团队合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基础特质在于猪八戒对于公司的忠诚,尽管偶尔玩一些小把戏,但毕竟对师父忠心耿耿。大家都不会怀疑,如果唐三藏没有猪八戒和沙僧的一路服侍,得取西经是绝无可能的。(最近在《经济学人》一篇文章里看到调查数据表明,西方企业雇员对企业忠诚度大幅下降。)所以当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孙悟空的机智,降妖伏魔的出色表现之时,千万不要忘记一个团队是离不开看起来不优秀但绝对忠诚的中坚份子。团队精神是成功之本,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相似文献   
117.
118.
文章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高等教实育际,阐发了高等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人的基本理念,并据此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机制、具体育人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9.
试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教育评价取向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评价中过多地强调了体育的功效性,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向,使评价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系统的闭合环节应起到的反馈检验作用与学校体育目标错位,本选题研究对现有的体育教育评价有效性提出质疑.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评价对策,即不应盲目追求客观和量化,认识到体育教育与评价的相对性,依据体育评价的互动性特点,建立起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和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相对差距的横向评价,再辅之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20.
同礼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一样,文学的历史也往往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那些具有共同审美追求的作家,他们之问有相当深刻的心灵的“默契”。当我们把视野投向新文学运行的历史轨迹中时,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乡土小说和时隔60多年后的寻根小说的作家的“默契”自然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飞扬和流动的视角来看,二者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有声有色的地域性文化中所表现的自然生态下的生态和心态,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是相近的。它们的出现不仅不是对现实的疏离,相反却是文学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