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4768篇
科学研究   511篇
各国文化   110篇
体育   352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7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真爱     
只要当你不再占有,当你不会单单对献身于某一客体而激动时,你就能知道爱了。那种奉献是一种哀求,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寻求。一个祈祷的人是不会知道爱的,因为你拥有,因为你通过奉献,通过祈祷而寻求一种结束、一种结果。而这些又使你多愁善感、易动感情,所以就不存在爱。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就几年来已引起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关注的素质教育,结合《四书》中《大学》所阐释的教育理论,论证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建设一脉相承,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相似文献   
153.
概述了八卦洲汊道的历史演变,详细论述了其近期的演变,分析了演变特征和今后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54.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5.
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渗透既深刻又悠远,所以,历代文士无不受其影响。陶渊明的入世为官与出世隐居也是受儒道的人生进退之道的深远影响,是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以理性官僚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理性官僚制产生的前提条件、存在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揭示了理性官僚制的固有悖论,并提出了在行政环境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理性官僚制进行救治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7.
明初理学是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在和会朱陆学术思潮和儒佛道三教思想进一步融通大势的影响下,既接续了程朱理学、陆氏心学的慧见,又融摄转化了佛道二教的相关内容,将兴起于北宋中叶的这一新儒学思想发扬光大。从文化学术守正开新、继往开来的角度言之,被誉为"明初理学之冠"的曹端(1376—1434年),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磨一剑,王蕾副教授的新著《养性理而务  相似文献   
158.
覃运秋 《文教资料》2020,(5):108-110
受西方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招生政策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存在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以致教学中人文内涵缺失、重技轻道,使教学陷入瓶颈。鉴于此,本文从文人画和文人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以传统人文意识提高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展开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提供借鉴和推动。  相似文献   
159.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教育思想的目的是要培养“得道”之人。围绕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充分肯定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0.
赵无极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当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悟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赵无极的艺术历程给我们剖析了东西方文化结构在相悖的情景下而得以戏剧性结合的秘密。他的成就为当代志在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