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0782篇
科学研究   28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6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444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321篇
  2011年   124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语文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担当起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审美等方面的育人使命.语文教师应把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2.
2013年西南部分地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试题的总体特点:贯彻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选材上坚持“三贴近”原则,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学生生活经验,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设置情境;在设问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当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同时教师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4.
王平 《中国德育》2014,(3):15-19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后,为了解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其学校、社会评价,更好地推进以新修课标为指导的教材革新和改进,教材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3~5月先后在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内蒙古、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区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品德教研员①、一线品德教师、学校分管德育的领导、教育行政部  相似文献   
115.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现代化网络资源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我国的各阶段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到了网络资源。围绕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6.
随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都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但与此同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机,就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要改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枯燥现状,我们要改革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习外延,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  相似文献   
118.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9.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把握正确的航向,为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思品课又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涨,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如何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甚至使之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了每一位思品教师的一个挑战和机遇。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种教学方式,实践下来,"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20.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