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61.
葛应萍 《教师》2015,(6):72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在这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中得到释放,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充分展现出来. 1.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阅读教学问题的创设,教师要切记“答案的唯一性和统一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而且要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62.
一、案例背景数学课堂普遍都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数学课的情境刨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63.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能力,必然要编拟或选用一些习题.编选中,命题的知识性,思考性和解题的技巧往往倍受重视,而“防止知识负迁移”这一教育学的重要原则,却常被忽视,以至习题起着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中学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由于抽象难懂,极富思考性和挑战性,常常使同学们束手无策,对应用题中蕴涵的两个原理和排列组合理解不透.从而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本文构造了投球模型,并结合5个例子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5.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设计问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探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现代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以单纯输入知识为主的满堂灌的方式和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转的教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问、爱  相似文献   
67.
<正>2012年10月,"国培训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云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的学员们到昆明十中跟班研修,聆听了昆明滇池渡假区实验学校张莉敏老师的名课《名著推荐与阅读:阅读方法之人物评析三字经》,收获颇丰,以课例研修志之。【主题描述】"名著导读"是人教版语文的重要栏目。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名著  相似文献   
68.
正所谓边缘生,指的是学习成绩较差,达不到及格成绩的所谓差生,亦称后进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主要表现就是思维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思路不畅,不能按照"顺藤摸瓜"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常常陷入学习困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些数学边缘生的转化工作,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进步,让每一个学生皆成才。一、思维障碍转化的主观因素边缘生在有些思考性问题面前,常常思维不活,启而不发,甚至给人有凝滞、僵化的感觉。有时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思维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因而显得有些思维迟钝。对此,教师  相似文献   
69.
正现在小语界很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进行课堂练笔。这种读写结合意识是好的,但是,蹩脚的练笔,常常像强行锲入的"钉子",让练笔显得牵强附会。我们应冷静审视目前课堂上的"练笔热"。一、对语文教学"练笔热"的反思1.脱离语境的"假练笔"。课堂练笔是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么没有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么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就让学生下  相似文献   
70.
<正>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找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笔者将自己不成熟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一、明确数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含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学习数学课中的新知识、新数学思想、新解题方法等,掌握其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