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2828篇
科学研究   315篇
各国文化   126篇
体育   196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97篇
信息传播   57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1346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1287篇
  2010年   1087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1.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先民思想的体现。儒家将《诗》列为经典,使后世人们常从儒学角度研究《诗》。实际上,《诗》产生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常常出现《诗》的痕迹。道家的代表著作《庄子》无论在精神内涵上还是表现艺术上均可体现《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卢芳 《考试周刊》2016,(10):111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知识来自过往的总结,往往流于抽象,缺乏生动,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无所收获。怎样改变这一点呢?作者认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学资源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应该不断反思,寻找整合点,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有趣的学科,一门生动的学科,一门能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学科。  相似文献   
83.
不论是思想、政治还是品德教育,其都是国民教育 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其是否能够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对其今后的学习成长有着直 接影响,其也是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要重视 思品教育,结合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科学的教学方 法,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84.
张元珂 《山东教育》2007,(12):54-55
一 见过的山也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之美是仙人的馈赠。于是,文人骚客,把山水吟咏成诗,点染成画,超度成禅;三江五岳,长城大漠,看也看不尽,数也数不完,在梦里,在心里。泰山太霸气了,庐山太哲学了.黄山太华贵了,蒙山太世俗了,而独独五彩山。不张不扬,静若处子般屹立于崇山峻岭间。  相似文献   
85.
《爱丽丝》系列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经典,也是英国胡话文学的杰出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语言和胡话诗的示例分析,展示了作家高超的创造力和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指出作品的语言特点是非逻辑的逻辑和有意义的胡话。同时,本文以此说明因为英汉语言的差异,只有阅读英文原著才能更好地领略其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认为艺术就是把混沌、无序、冥暗的现实提升到澄明之境,并向生命敞开,使人拥有确切的面对。作者从人类精神和现实的广阔背景上去考察陆健的系列长诗《日内瓦的太阳》,对其中的诗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认为陆健的诗作对人类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的多层面、多向度的解析与重构恢复了艺术与人的现实性亲和,使诗的生成与人类生命的内驱力达成一致。陆健是站在人类生活的全部历史和经验上说话的诗人。  相似文献   
87.
88.
晚清以来,尤其五四运动之后,诞生了一批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师,顾随亦是其中之一。读《驼庵传诗录》,读者可以充分感受作者驳杂多元的知识体系、融通中西的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奇思妙解。顾随先生讲说诗词的精妙之处,便是时时处处不脱离人,不遁于世,给读者找到了一条连接东西文化与思想的路径,使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文学不再有隔阂。  相似文献   
89.
90.
据报载,江苏梁丰高级中学曾举办过一堂别开生面的语公开课。说它别开生面,是因为公开课的“教材”是教自己创作发表的诗歌作品。当教室里响起由教自己创作、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播送的配乐诗朗诵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极了,主体创作意识被唤醒了。公开课一结束,许多学生竟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纷纷写出一些富有激情的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