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4221篇
科学研究   409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76篇
综合类   286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6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文化问题是社会关系问题的表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中国的文化生态,就是要调整中国的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的关系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就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其中,时空框架是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匹配,是非物质文化在社会中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我们特别需要探讨如何重建时空框架的中国属性。文化生态建设要让那些曾经被贬低的人的文化得到承认,让他们也有自主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52.
《老子》一书中有明显的崇阴尚柔倾向,其性别意识主要体现在书中关于“牝”、“雌”、“母”一类雌性比喻和老子的水观中.《老子》的“言说”是中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性别意识的源头之一.老子的性别意识对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有深刻影响,为我们今天思考人类社会中男女之关系、建立男女之间的和谐的性别关系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3.
传统的分层研究中存在性别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传统的分层研究把女性从研究对象中排除或限制性地使用;研究时运用的分层分析理论与分析方法中存在偏差,明显或隐晦地"无视女性"。其成因是社会分层研究的分析单位存在问题,分层研究理论假设中的"性别"与"阶层结构"的关系存在问题。要超越传统的分层研究,从研究开始就必须把性别列入其考虑范畴,并重新评估判断分层属性的尺度标准。  相似文献   
954.
战国秦汉时期,产生了四部医典;唐宋时期,形成了正统医者体制.谙于医典医术、且通经博史的大医或儒医,成为了这一体制下的正统医者.这一体制的性别理论基础,是儒家的男女有别思想.在男性正统医者体制下,因理论水平不高,女性医护者被边缘化.但她们又因男女有别的另一层含义——男女身体的隔离——而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在中国古代,具有现代社会所认同的医术的女性医护者主要有四类:一是官府太医令属下的女医,二是女儒医,三是士人家族女医,四是下层女医及其他妇女健康护理者.  相似文献   
955.
《爱无可忍》是伊恩·麦克尤恩的第六部小说。小说探讨了爱情的本质与人际关系等主题,但深层却隐藏着对男性身份危机的焦虑。通过分析贯穿全文的性别置换、对主人公男性身份的颠覆以及“无能化”等叙事策略,麦克尤,恩解构了主人公的男性身份,揭示了当代西方男性所面临的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9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运用方面还有些差距,尤其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受到关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英语的各项技能呈现出不平衡状况。本文从实际出发,找出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衡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一、英语课堂教学失衡的表现形式英语是一门特殊学科,是一种认知的过程,需要  相似文献   
95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家庭及其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经历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在家庭与社会发展变革的联系和作用中发挥着重要功效,以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各种需要以及适应和改变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依然在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即接受均等的教育,尽管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和努力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但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仍是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一。以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来反思和分析传统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中所充斥着的男性中心思想和意识,可以重新审视家庭社会功能变迁对教育机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思考并解决家庭社会功能发展和教育机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努力促进社会教育机会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958.
李红 《新疆教育》2012,(15):7-8
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从每一届的情况来看,父母离异的学生在班上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离异家庭子女心理上、行为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有相当一部分“失衡”还特别严重。有的傲慢、粗野、骄横、但心里却很自卑;有的常常自诩看透人生,对一切漠然视之,以致对关心他们的教师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有的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正误观、纪律松驰、法制观念淡薄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以上心理、行为“失衡”,病根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959.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就身体观念而言,哲学层面对感性、无意识身体的确立为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身体观念奠定宏观基础;文学层面与肉身、性别相关的身体书写成为身体消费的现实表现。在晚近文化研究语境中,身体变为媒介、符号、消费品,现代人渴望经由身体达到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身体不再是主体传播的工具、桥梁而直接进阶为主体本身。身体已然成为大众传媒时代最显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960.
性别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反映着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儿童性别恒常性和性别偏好发展又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对儿童性别恒常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对儿童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年龄存在争议,对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偏好发展关系的探讨尚有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