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作者德莱塞笔下所塑造的嘉莉妹妹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从一个纯真,快乐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个名声赫赫的演员.但在名利双收后,她却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种空虚和堕落正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阶级性造成的.她所经历的追求,堕落,幻灭三部曲几乎是那个社会所有小资产阶级女性走过的共同道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意义在于唤起小资产阶级去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同时,通过对嘉莉妹妹堕落过程的描写,作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腐败,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2.
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 ,被许多历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这种观点在史学界沿用了很长时间 ,直到今天仍有人持此观点。实际上康雍乾时期已经孕育了许多社会问题 ,无论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还是从人性解放角度来看 ,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距都是越来越远了。因此 ,究竟何为盛世 ,也就是关于盛世的评价标准问题 ,就引起了我们对康乾盛世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3.
<紫色>与<祝福>两位女主人公迥然相异的命运说明,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自我反思过程是女性在反抗压迫,寻求自我价值中的关键因素;女性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女性解放的成败与否.另外,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4.
“躯体写作”是世纪之交女性文学中最有争议的话题。其意义在于躯体写作的主题化具有文学史和性别革命的双重价值;其误区别在于躯体写作不仅有女性自我身体崇拜倾向,而且有彻底欲望化表现的倾向,其原因在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模仿和不合时宜的“嫁接”。  相似文献   
155.
性解放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女性解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女性解放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6.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了为期7年的乡村建设运动,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努力。当地女性的生活得到一定改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思想更为开阔,这为中国女性解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农民生活极端贫困、传统观念与社会习俗制约等因素,仍存在动员不广、影响不深、女性被政治边缘化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7.
相比于三言二拍,《型世言》的研究力度热度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其中原因除了研究史的时长不及外,主要是我们囿于"人性解放"窠臼,无法对《型世言》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做出应有的肯定,致令研究者的价值评判陷入尴尬境地,由此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充分展开。其实,只要我们把《型世言》置回明末思想文化场域,就会发现"人性解放"在《型世言》研究中的不适应,同时也可以发现《型世言》忠义主题之于拟话本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8.
自父权制代替母系社会以后,女性就以第二性生存,经过多次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优秀女性脱颖而出,但她们的背后都有比男性更多的辛酸和汗水,大多数女性还处于弱势群体。本文从女性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女性进步对全社会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21世纪女性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9.
日本的女性主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国汉语里的“女性主义”一词最初是以“女权主义”的形式借译于日本的,但我们对日本的女性主义的研究还不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女性主义思潮及其研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对日本女性主义的介绍,研究,了解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日本的女性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对当下中国女性主义的研究乃至文化的建设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0.
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的立论之基,有怎样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在现实教育中,往往以物性逻辑来认识人及其教育世界,人等同于物件、器具。以物性代替人性,是现实教育之惑,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事实如何。人性解放是教育所应秉承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是教育之道,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应当如何。因此,我们应建基于人性假设,认识教育之惑,从对人的贬抑和控制中走出来,达至人性解放,实现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