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998篇
科学研究   297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222篇
综合类   383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4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879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诠释了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指出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同集于堂吉诃德身上,每一种审美效果的产生都须靠对方存在作为条件。  相似文献   
22.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性气质是显著的,但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针对有些研究者提出的,郭沫若的诗性气质主要受外国诗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23.
对大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验量表法对1255名大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测试考察,探讨9~22岁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城乡特征,旨在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论文提出 ,在经历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儒学思想家大都走向了“气质之性”(条理之性 )的人性一元论。元明的这种人性论虽然多非自然人性论 ,仍然主张存理遏欲 ,但这种人性论往往不再坚持性善论 ,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在儒学中的地位受到挑战 ,从而形成了儒学发展及其经典诠释的新课题。而造成和推动这种转向的原因 ,与其说反映了明代市民社会的兴起 ,倒不如说是元明以来思想家们的“哲学”的知性探究本身的内在逻辑发生了决定的作用。有鉴于此 ,作者强调了哲学史诠释在古代思想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5.
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鸣凤、梅芬、瑞珏是巴金在《家》中着力塑造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三人尽管身份、经历,性格、人生追求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充满了爱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然而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惨遭虐杀。由此巴金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中国已进入21世纪,封建制度已经灭亡,而封建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家》中三位女性的命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悲剧意剧既是屈原在中国化史上的意义,也是屈原思想的化背景之一。它是整个楚化中一个反复演泽的母题。本选取了其中历史、神话、观念、巫风和学作品等几个方面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27.
顾红 《语文知识》2000,(5):33-33
十大悲剧:十大喜剧: 《窦峨冤》一(元)关汉卿《西厢记》一(元)王实甫 《赵氏孤儿》一(明)纪君祥《救风尘》一(元)关汉卿 《桃花扇》一(清)孔尚任《李这负荆》一(元)康进之 《汉宫秋》.一〔元)马致远《看钱好》一(元)郑廷元 《长生殿》一(清)洪异《墙头马上》一(元)白朴 《精忠旗》一(明)冯梦龙《幽闺记》一(元)施君美 《清忠谱》一(清)李玉《绿牡丹》一(明)吴栖 《琵琶记、一(明)高则诚《玉替记》一(明)高滚 《娇红记》一(明)孟称舜《中山狼》一(明)康明 《雷峰塔》一(清)方成培《风筝误》一(清)李渔玲令特毛进路杂路乙尹片二考踌毛考路令玲…  相似文献   
28.
悲剧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生前并不快乐,死后更是可悲。即使到了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鲁迅。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一个文学家,一个思想家,而更多的把他当成一个政治家,这是特定的时代强加在鲁迅先生身上的悲剧。那么在静下心来认真地、全面地研读他的作品之后,或许才能领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思想上的深刻性与前瞻性,才能真正理解他。  相似文献   
29.
杨晓昕 《现代语文》2006,(5):109-109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部宏伟大作。不仅在思想上体现了他“以情胜理”的时代要求,而且在内容上,它所表现的与封建礼教根本对立和对自由爱情执着追求的精神,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感动着众多的读和观众。因此,有关此剧的各种研究自然也就成了戏曲史家或美学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30.
张磊  韩磊 《体育科研》2002,23(3):47-48,54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 ,对武警医学院部分学员的气质类型与体育选修课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员在体育选修课的选项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直接影响着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