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从新课标理念来看,最理想的高考作文试题,须达到三个方面的和谐:既是一次遴选,也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学习。高考作文直接体现了考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了学生身上是否存在着普世价值﹑悲悯情怀,体现学生是否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纵观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涉及的内容愈来愈贴近现实,注重生活体验,强调说真话,写真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直面现实。  相似文献   
202.
黄蔚 《新闻窗》2008,(6):45-46
在刚进入2008这一非凡之年,中国南方地区就遭遇了罕见的雪凝灾害,随着是令世人悲悯的5·12汶川地震,接着是震惊全国的瓮安6·28事件,然后是令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到令很多家庭恐慌不已的毒奶粉事件,年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每个地球人都未能幸免,人们纷纷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媒体作为见证者和信息发布者,其公信力再度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3.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的重要作品,呈现出一位人民作家的创作姿态。小说表现了作家对女主人公贞贞的深挚之爱,和她对落后群众的爱憎交织的复杂的情感态度。对鲁迅提出的“爱憎不相离”的美学命题做了有效的诠释和有力的支持。因此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新批评”方法对于这个本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4.
《蜀道难》作为李白经典名作的代表篇目入选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艺术魅力不言而喻.故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三美”的角度来解读李白的蜀道,能进一步梳理和探讨李白对自我和对家国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丰富情感,展现其精神世界的自我放逐与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205.
“悲悯意识”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还作了这样的阐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相对而言,在培养人、培育人性方面,语文学科应当承载较多的任务。检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总结我们的语文教学,尚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到位,既有观念上的,也有具体教学层面的。我认为,贯彻大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应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6.
以汪曾祺一生主要经历和短篇小说、散文等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其探寻人情、人性、人生的广度、深度等方面,综论其主要文学成就,包括他对世俗人物的人生样态所作的侧重地域和风俗文化特点的精彩描写,他对梨园子弟这一职业群体的独特关照和深入挖掘等加以详细论述和剖析,导出其以悲悯众生、追慕和谐为核心的人生观和文学观。汪曾祺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在小说的结构、语言等方面有独到的体悟和贡献,形成了短小精悍、言简意丰的风格效应。  相似文献   
207.
我们的民族历来就十分重视品德教化。古代用诗、书、礼、艺、乐,如今用各种思想理论来达到所教之事体现的精神和受教者的精神之间的交往融合。究其实,教化不能倚赖强制力而实现,只能立足于人的自力,从尊重人的情感和本性出发,利用感性的、理性的、实践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内在精神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208.
傅海 《新闻记者》2006,(9):61-61
今年5月,中国大陆一所著名新闻院校的一位学业颇优的女博士抛夫别女,结束了她在这个星球上作为生命实体的存在。逝者已去,在对这个正值绮年韶华、事业当时的生命的离去表示悲悯和惋惜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用“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不起父母、师长、朋友”之类的话语来批评她,而应该试图分析这场悲剧发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免类似的悲剧在我们这些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新闻人身上重演。  相似文献   
209.
解读《老王》,以杨绛的另两部作品《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为阅读背景,从"幸运"与"不幸"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愧怍",进而理解作品主旨。抓住作者改述称呼的细节,论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愧怍,是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的体现,是平等对待每个生命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210.
本文从两大方面分别对《寒风吹彻》中悲悯情怀的三重超越、人间真情的三阶提升作了比较全面的探究性解读,力争从心理和情感两个层面对作家作品作出立体的解读,从而进入到作者内心,感受其情感形成及其变化的心理诱因,并品味其行、意、情、思是如何积淀、酝酿最终外化为诚挚纯净的文学语言的。对作者的立身行事、文思情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对素以深沉绵邈而著称的刘亮程的这篇名文,作出悲悯性的文化解读,是一个艰难而又不乏阅读快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