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484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致远的散曲以一种含盖高妙深远的意境,超然物我的气韵,典雅清丽、自然本色的风格的悲情覆盖其中,从而也因此更加动人心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更具光彩。  相似文献   
12.
刘琨是西晋爱国将领和文人,他早年喜好老庄,结交权贵,过着奢华浮糜的生活。但后期思想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执槊倚盾,勇担使命,奔赴前线抗敌,可战争形势复杂,斗争惨烈,他功业未建就国破家亡,身陷囹圄。他所有的这些无奈、心酸、怅恨和苦痛都在与好友的书信中倾吐了出来,让人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3.
色调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张强 《复印》1997,(3):9-13,25
本文阐述了色调剂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指出关于此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及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范本。经典之作——《十五从军征》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还家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唯独不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正如清代的陈祚明所言:悲痛之极辞,若此者又以尽言为佳。盖言  相似文献   
15.
悲情     
  相似文献   
16.
江淹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留下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创作数量仅次于沈约,而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不容忽视。其传世诗作以描写悲愁苦恨者居多。本文在分析南朝时期文人的自省意识、创作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江淹本人的经历,对江淹感伤诗形成的原因及其艺术魅力试作解析。  相似文献   
17.
彩色铅笔插图属于绘画艺术,因其色彩的丰富多变,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想表现好一幅彩色铅笔插图,除了要对它的工具性能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推敲色彩的变化规律。多进行色与色之间的叠色和混色,可以使画面得到意想不到的丰富色彩变化。只有这几方面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一幅优秀的彩色铅笔插图。  相似文献   
18.
对于提高学生色彩画面色调感知力,笔者探索了三种教学模式。首先,将日常生活元素融入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和掌握色调知识。其次,通过小色稿的练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深入感受和丰富色调。最后,通过共研拓展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到色调感知的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色调感知力。这三种教学模式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学生的感知和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色调感知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史记》除了自身的史学特征之外,还呈现出浓郁的诗学特质。司马迁在取法《诗》《骚》传统和熔铸身世之悲的过程中,形成《史记》抒情言志的诗学内质,连类美刺的诗性思维,参差摇曳的诗化语言,悲凉慷慨的诗歌意境,这些都是《史记》诗学特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09,(11):68-73
人如其名.晏紫的周身随处可见“紫色”的韵味。 紫色象征着神秘。人们总说喜欢紫色的人通常都具有复杂的充斥艺术气息的情调。在球场之外,晏紫的才华显露无疑,她既是一位精通数码产品的流行潮人.也以爱看书爱思考闻名女子网坛,征战巡回赛伊始,晏紫神秘的东方美丽更是征服了无数国外球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