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狐死兔悲     
陈小秀 《下一代》2011,(3):33-33
"兔死狐悲"是说得通的,兔子都死了,狐狸吃不到兔肉,当然会"悲伤"了。可是现在却有人说"狐死兔悲",这就让人费解了。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2.
张慧娟 《师道》2015,(3):55-56
凛冽的寒风抽打着窗户,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道何时才停止。在寒冷侵袭下,每个人都把自己包裹着严严实实,而心也变得慵懒起来了。我坐在灯光下,无所事事,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个月前。2014年9月1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人们依旧为了生活而奔波,依  相似文献   
73.
刘霞 《培训与研究》2010,27(6):15-18
中国古代的一些爱情传说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讲述了一段段相濡以沫而又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如果去掉每个故事最后寄托人们希望的"光明的尾巴",它们都是一个个爱情悲剧。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弥漫着浓烈的悲剧气息,充满强烈的悲剧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古代爱情传说的情节模式、爱情的命运、主人公的抗争精神等方面来分析这些传说的悲剧情结,并进一步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揭示在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爱情的缺乏性和被毁灭性。  相似文献   
74.
曹勋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一生中有过3次出使金国的经历,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其使金词虽数量不多,却真实抒发了一个出使议和大臣的复杂心态,既有报效朝廷的用世之志,也有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和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愁。这种复杂的心态亦是宋代众多使金大臣心灵的写照。  相似文献   
75.
元好问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艺术造诣很深.造就元好问悲昂顿挫、曲折幽深、慷慨苍凉、风骨高遒、章法奇肆、细意熨贴的诗歌艺术特色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不仅是他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体验,而且还因为他对近体诗的声律拗救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技巧的高度熟练驾驭和灵活运用,从而使他的诗篇韵味自然深远、沉挚曲折,感人甚深.  相似文献   
76.
陆游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至淳熙元年(1174)间,被命摄事嘉州,前后九个多月,创作了一百多首诗歌。在这些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悲郁感伤情愫。这份情愫是此时诗人报国无门的无奈心情的表现,是其人蜀经历促使其对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歌的忧愁忧思之情主动接受、产生共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组诗25首,是历来为人们称颂的南朝吴地情歌之杰作.其第一首反映南徐士子与华山女子的爱情悲剧,已成千古绝唱.其故事虽然神奇而近乎怪诞,但男女问所表现出来的竖毅执着、矢志不渝的至爱深情,则是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尤其是华山女子那种视爱胜命、以身殉情的大爱精神,则更是令人荡气回肠、振聋发聩.全诗谐音双关.自然成韵,句式参差,节奏明快,比喻夸张,语朴情真,多用方言,风味独特.其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影响巨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78.
郁达夫和川端康成的小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趋近与相似,但又有各自独立的个性特色,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两位作家的理解和发现某些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本文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围绕两位作家小说中的选题特点、人性观念、审美趋向,分析了两位作家的相似与区别,并从影响研究的角度,讨论了形成两人创作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79.
白居易在诗中大量咏及白发,自二十九岁初见白发,其对白发的关注便一直延续,贯穿整个创作生涯,并且具有写实性的特点。白诗白发书写以实笔为主,虚笔为辅。实笔主要通过意象组合加以表现,具体包括并列组合、对立组合和蒙太奇组合三种方式;虚笔则体现为人格化、移情与泛我化。白居易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还浸淫佛禅之道,因而其白发书写呈现出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内蕴。要言之,早年胸怀儒家济世之志,在衰老来临之际猝不及防,唯恐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因此内心流露出悲哀与伤感;而到了晚年,随着对佛禅摄生之道的体悟与接纳,其对白发的书写态度也由悲老转向喜老,从而以超然的态度面对衰病、生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白先勇创作中审悲的对象和审悲形式去试探他的审悲经验,以期能更进一步去深入探索他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