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徐灿是继南宋李清照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拙政园诗馀》在清初词坛佼佼不群,在中国女性文学序列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徐灿处于明清易代之际,遭遇到一种痛彻骨髓的亡国之、黍离之痛。她一直深爱着的丈夫陈之遴又投降清廷,成为她无法直面的"贰臣",而她本人又不得不接受清廷的封诰。因此,徐灿的感情异常复杂痛苦,她的词作具有了一般女性词人少有的沧桑之感和黍离之。  相似文献   
62.
“以为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虽成熟于魏晋六朝,而其成长过程则相当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先奏时的南楚文化。楚国以其尚美、敏感的文化传统,融合了中原的理性主义,构造出瑰丽凄迷的楚辞美学。汉代以后,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而文人群体的出现给这种美学传统带来新的特点,即为,为艺术而艺术,是为所谓的“以为美”。  相似文献   
63.
路成文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1):15-18,30
亡国之痛,黍离之,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在经历世易时改的巨大历史变迁之后所生发的一种特定民族心理。靖康之难, 宋室南渡,宋元易代,一系列民族灾难使南宋(包括遗民)词人的心理经受了长久的煎熬。因此,当他们面对那曾经作为这个民族之繁华与荣耀象征的牡丹花时,他们的感受与承平时代截然不同,亡国之痛,黍离之成为南宋牡丹词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4.
在清初著名的诗人中,吴梅村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令他一生倍感沉痛的家国剧变,令他难以释怀的一段苦恋,无法抹去的曾经屈节的经历都在他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在他的诗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首创的“梅村体”是他的天才创造,最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这些复杂难言的情感。本文以《听女道士卞王京弹琴歌》为例分析他在明亡后的两种感情创伤。  相似文献   
65.
李煜率真纵情的个性特征,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在词人的作品中深深地打下了“”的情感烙印.  相似文献   
66.
狐死兔悲     
陈小秀 《下一代》2011,(3):33-33
"兔死狐"是说得通的,兔子都死了,狐狸吃不到兔肉,当然会"伤"了。可是现在却有人说"狐死兔",这就让人费解了。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67.
张慧娟 《师道》2015,(3):55-56
凛冽的寒风抽打着窗户,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道何时才停止。在寒冷侵袭下,每个人都把自己包裹着严严实实,而心也变得慵懒起来了。我坐在灯光下,无所事事,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个月前。2014年9月1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人们依旧为了生活而奔波,依  相似文献   
68.
刘霞 《培训与研究》2010,27(6):15-18
中国古代的一些爱情传说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讲述了一段段相濡以沫而又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如果去掉每个故事最后寄托人们希望的"光明的尾巴",它们都是一个个爱情剧。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弥漫着浓烈的剧气息,充满强烈的剧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古代爱情传说的情节模式、爱情的命运、主人公的抗争精神等方面来分析这些传说的剧情结,并进一步思考造成这种剧的原因,揭示在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爱情的缺乏性和被毁灭性。  相似文献   
69.
曹勋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一生中有过3次出使金国的经历,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其使金词虽数量不多,却真实抒发了一个出使议和大臣的复杂心态,既有报效朝廷的用世之志,也有昔盛今衰的黍离之和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愁。这种复杂的心态亦是宋代众多使金大臣心灵的写照。  相似文献   
70.
元好问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艺术造诣很深.造就元好问昂顿挫、曲折幽深、慷慨苍凉、风骨高遒、章法奇肆、细意熨贴的诗歌艺术特色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不仅是他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体验,而且还因为他对近体诗的声律拗救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技巧的高度熟练驾驭和灵活运用,从而使他的诗篇韵味自然深远、沉挚曲折,感人甚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