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绿表>、<葛生>这两首<诗经>中的悼亡诗感情真挚动人,语言优美纯净,极具魅力.历经千年仍旧没有衰竭,它们的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影响了后世的很多悼亡作品.本文试图通过对两首诗歌的分析来看它们的诗情魅力以及它们对后世悼亡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靓房哈姬     
〈一〉 哈姬是我们家农场上一座漂亮的二层小白楼,一位俊俏的单身MM。  相似文献   
183.
文章从主题及艺术两方面,比较了《给亡妇》与《怀念肖珊》之异同,认为这两篇悼亡散文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点。两文异曲同工,各有千秋,堪称悼亡散文的杰作,至今仍很有魅力,对散文创作仍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4.
韦应物是古代悼亡诗的重要代表。西安出土了韦应物家族的四方墓志,这是我们研究韦应物悼亡诗的宝贵资料。将墓志与韦应物诗相对照,可加深对其悼亡诗的理解,并从韦应物诗集中发现更多的悼亡之作。韦应物悼亡诗的艺术特点深刻影响了苏轼等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5.
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文学批评观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融合了西方众多文化思想,超越了传统"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成为"知人论世"说的现代形态,同时也是其阐释"人格心态史"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为例,对陈寅恪先生的这种文学批评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6.
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词人的伤感的审美观以及传统的婉约词尤其是北宋词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87.
吴伟娜 《科教文汇》2012,(25):95-96
瞽姬在清末民初的广州曾兴盛一时,随着教会和政府对瞽姬展开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部分瞽姬的命运有所转变,但盲女社会处境的根本改善仍有待来时。本文将探究救助瞽姬对社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在社会转型时期底层职业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认识近代广州世风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8.
刘蓉 《考试周刊》2009,(4):32-33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在意象、内容和风格上的不同,指出中西悼亡诗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9.
“骊姬之乱”从来都是春秋历史的热点问题,因为它始终与战争、女色、政治、夺嫡和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相关.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关键人物,骊姬也因此成为最大骂名的背负者.骊姬入晋是“晋伐骊戎”的副产品,入晋之后生子奚齐.历代的后宫之争并不始于春秋,也不始于晋国,但在眼见耳闻的故事和丈夫晋献公夺位“尽杀群公子”的背景下,骊姬能为儿子和自己所做的事似乎就只剩了“夺嫡”这一件事.虽然骊姬之举最终失败,但她以生存为基本目的的举动却不能不让人意识到春秋后宫政治斗争你死我活的惨烈,以及这个有野心有手段女人的别无选择.在现代性别文化的视角下,人们理应给予这个人物以更加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0.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