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2篇
  免费   2篇
教育   6849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6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拔河     
“有一种运动,前进为败,后退为胜。”猜猜是什么?没错,就是拔河。今天上午,当老师告诉我们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学们排着队来到操场上。操场中央画着两条醒目的白线,长蛇一般的粗麻绳横压两条白线上,粗麻绳中间系着一块红布条。谁把绳子中间的红布条拉超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大显身手。双方队员迅速站好队,摆出迎战姿势,他们双腿弯成一把弓,队员之间互相打气,  相似文献   
102.
从现实来看,在语文课程学习体系中,朗读这一项目前没有较为全面的考核方式,这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一块短板,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不足,课堂的朗读活动往往也停留在表层,甚至是形式,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只要提升对朗读的教学重视程度,勇于突破声音带给人的热闹与浮躁的表面现象,真正潜心钻研和挖掘出朗读文本的深层内核,才能在  相似文献   
103.
辛夷坞的作品,多是描写80后年轻都市男女的爱情故事,《我在回忆里等你》便是其爱情故事中的一段,讲述了司徒家的千金大小姐司徒玦和寄人篱下的司徒家的养子姚起云的爱恨纠葛。书中不光有刻骨的爱情,还有对人生与命运的叩问与思索,生活的细节和尘世的烟火气息在文里涓涓道来,溢出书外,让人感到无比亲近和真实。  相似文献   
104.
一位教师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时,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教学环节:自主学习:1.请分别找出课文中对外祖母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并在书上作批注;2.组内交流;3.分组汇报。任务分配:神态描写全班  相似文献   
105.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在写作中,什么是能反映出太阳光辉的那一滴水?什么是能呈现肃杀清秋的一片枯叶呢?  相似文献   
106.
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明洁的女性情爱这个视角对《诗经》进行浅析。《诗经》的女性情爱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明净、清洁。这种现象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那就是上古母系氏族遗风与周礼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7.
在中国词史上,北宋初期的词人柳永率先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铺叙手法。宋代词论家李之仪在《跋吴思道小词》①中指出,唐五代作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这一点,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即为明证。  相似文献   
108.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109.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常写到物,我们既可以单纯地说明物、描写物,也可以在文章中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以物喻人,能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然而,在运用这种写作方法时,我们需要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只有对相似点反复摹写,才能让二者一步步融合,文章意蕴得到自然升华。一、细致描绘,突出重点在以物喻人类的文章中,写物是手段,喻人是目的。不管是写花草树木,还是写其他静物、动物,关键是要挖掘物与人在形  相似文献   
110.
记叙文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I0012-I0014
体例概要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文体。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也可以虚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