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3篇
教育   67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曲歌绝大多数为情歌,既写商人与多情女的离别之情,也写农村青年男女清新自然的爱情,既描绘节俗中男女一起歌舞的欢快之情,也直接描绘两情相悦,男欢女爱之情。西曲歌写情的手法多样,内涵丰富,较之吴歌,有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审美差异。其原因在于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使西曲歌中杂有中原曲调,又因荆、郢、樊、邓远离中央,与北方胡人边境相接,人口杂居之地,人文环境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有关。但吴歌西曲尚情的总体风貌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查《诗经》中绝大部分带有明显忧患感伤色彩的诗篇,爬梳勾勒出其中主要抒写的四组忧患母题及其表征,系统论述了德操·土俗·人格、时局·家国·身世、青春·恋爱·婚姻、亲情·友谊·人道等几组母题在《诗经》时代出现的历史文化原因,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忧患题材作品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儒道思想在悼亡诗的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两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季以"顺天游"民歌为艺术基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描写了王贵和李香香的恋爱过程,从少男少女初恋时的懵懵懂懂难于开口,到新婚三日送离分别时的依恋不舍,再到香香深陷强娶困顿时的思恋坚贞,每一处情爱描写都可以在"顺天游"民歌中找到基因,探到原型。李季将"顺天游"民歌情爱描写的精妙之处加以整合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既具有"顺天游"民歌通俗、直白、大胆的特点,同时兼具了诗歌本身表情达意的深刻性。李季的这一举措,开创了新诗的民歌化、大众化,为诗歌创作乃至文学创作开辟了新道路,创立了新典范。对当下中国诗歌存在的过度文人化,过度意象化问题,以及诗歌口水化与低俗化倾向是一个有益警示。  相似文献   
15.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情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情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从情爱的角度来探讨女性,女性只能是作为妻子,作为情人的角度而被定位,被社会,被男性,被男权化所赋义,这类女性以其传统性及其历史的开创性,在学史上占据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新时期至当下的女性散文创作中,上个世纪末叶的新潮散文作家扮演了一种过渡的角色,她们一方面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得已回归传统,这就决定了她们散文的主题:抗争与宿命,而其代表作家就是叶梦.在叶梦的散文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而这矛盾的结果便造成了叶梦散文中无处不在的透脊入髓的孤独气质.叶梦散文有四个关键词:益阳/资水、女人、月亮和巫,其中前三者是其作品的母题,但凡其佳作都不是对那一个单独母题书写的结果,而是女人母题与益阳/资水母题或女人母题与月亮母题相结合书写的结果,而巫则是弥漫于其主要作品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巫"性氛围正是叶梦的独特之处,它与叶梦生长之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同类的叙事性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其基本"语法"的恒定性,也可以分析出其故事所必须依赖的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本文期望通过对"白蛇"故事的文本分析达到上述目的,从而得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以闻音为依据预见及其相关现象,是关于听觉神秘崇拜的一个验证,其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经故事母题,确立了中土闻音预见母题的学构架,在此“六道轮回”观念支配下,动物才在观念与形象世界里,超越了先秦寓言哲理性比况寓托借用功能,切实被赋予了与人同等的地位,总之,佛经故事一再重复的是,人所能达到的,动物也能达到;许多动物不过是人轮回过程中的一个“异相”,唐代王权专制受到挑战,母题演化为政治性预言,明清时代,母题则灌注了忠奸斗争的伦理质素。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创作中,同一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笔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笔者试就彝族民间剧《阿左分家》和蒲松龄笔下的《阎王》等作品,从叙事学的角度比较同一时代下,同是冥游母题,民间文学和文人作品在叙事中的不同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教化移情的效果非常突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情梦具有显著的情爱教育效果。杜丽娘的情梦具有生理层面和幻想层面的双重意义,成为促发杜丽娘主动追求情爱实现的教育载体。杜丽娘情梦的情爱教育内涵,表现为明清女性借情梦倾诉内心对意中人的梦想,充分肯定杜丽娘以梦承载情爱理想的情爱实现方式,从形而上的意义上倡扬两性情爱之梦的真实性,成为明清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存在的标志,赋予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