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6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田梦 《新闻前哨》2021,(5):18-19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倾力打造“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公众号品牌,务实构造空间平台、技术平台、传播平台,为生产更多有思想、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2.
情知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值得探索的课题,因为它在研究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既注意了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注重了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研究认知与情感这两个内容中,既认识了它们互为条件的一面,又强调了它们和谐统一,同步发展的一面。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已经不再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情感也是教育目的,它与认知在课堂上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有了初步认识,于是我在音乐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不仅指出了目前在民法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就如何改进民法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文章还探讨了这种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4.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以新课改理念和大作文观为指导,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35.
章就技工学校教师如何运用情理相融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问题展开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6.
阐释了“课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探析了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原因是“课”“赛”“业”衔接不畅、“学”“与”“思”内力不足、“教”“评”“创”动力不够等因素限制,并探索出高职高专思政课“课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多维实施路径:整合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日常教学和专业性比赛相融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品牌,完善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7.
"情知"的和谐统一造就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完美。教师从更多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促进其"情知"的和谐发展,这是核心素养教育大背景下的主流共识。教师从情境创设、合作设计、活动创新、实践延伸等角度展开探索,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能够全面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38.
皮肤烧伤后的植皮对患者来说可谓是剜肉补疮,骨骼损伤后的替换也有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然而,记者23日从中国国际丝绸会议上获悉,传统的自体移植方式有望由可爱的蚕宝宝来“接任”,具体来说,就是蚕丝中的丝素和丝胶将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变出”皮肤、骨骼、血管。  相似文献   
39.
情知教学是教育家冷冉同志首创的。此理论在大连市中小学广泛进行实验与推广已达十余年。本文主要介绍情知教学提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依据、理论特点以及进行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评价标准与效果。  相似文献   
40.
傅先蓉 《四川教育》2000,(11):19-21
情知教学论认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有两类,一类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情意因素,可用“情”概之;一类是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认知因素,可用“知”概之。教学过程正是以这两类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统一发展的完整结构。情意系统的功能起动力作用,承担对学习行为的启动、调节、维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