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0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59396篇
科学研究   3221篇
各国文化   1827篇
体育   4014篇
综合类   1771篇
文化理论   533篇
信息传播   7303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753篇
  2021年   910篇
  2020年   973篇
  2019年   984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1087篇
  2016年   1440篇
  2015年   2348篇
  2014年   5708篇
  2013年   5400篇
  2012年   6300篇
  2011年   7001篇
  2010年   6287篇
  2009年   5883篇
  2008年   6735篇
  2007年   4977篇
  2006年   3873篇
  2005年   3105篇
  2004年   2564篇
  2003年   2745篇
  2002年   2351篇
  2001年   2090篇
  2000年   1538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朽的艺术作品不但能积极地教育影响下一代人,而且还能永久性地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影响若干代人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92.
《考试》2004,(3):3-3
今年,一些高校艺术专业报名时,采用了机读卡电子采集考生基本信息,数码相机现场采集考生相片的方法,不允许他人代替报名,以防止替考。  相似文献   
993.
杜文嵋 《教育》2007,(8S):58-59
教学智慧是教学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智慧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和复杂多变的问题,依靠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出相应的判断和裁决,  相似文献   
994.
张大千一生几易画风,从青年时期的"清新俊逸",到中年时的"瑰丽雄奇"和"苍深渊穆",再到老年时的气质淳化、笔简墨淡。以张大千画风的变化为线,展现画风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发生和发展,试图说明在他的画风嬗变与人生经历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5.
语文知识的艺术再现策略,是指将某一个语文知识点用某种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品,从而使语文知识实体化和美感化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巩固语文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语文课程与美育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语文知识艺术再现的基本程序是:明确所要艺术化的语文知识点,选择适宜的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形成语文知识的艺术化形态,最后欣赏、评价和再教育。  相似文献   
996.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始,环环相扣的过程设计,而且课的结尾还要恰当运用发散、回味、拓展等方式精心安排,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加深课文内容理解和思想感情体验,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并重,艺术与化相融合,是时代发展对高师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本对高师音乐专业人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和人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999.
清水道教音乐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省的清水道教音乐的神秘面纱从此在我国人民眼前进一步展开。本文将针对清水道教音乐的表演形式进行一定的阐述,并对其艺术特征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论沈从文创作中文学民族性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旨在论述五四以来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交织中,沈从文及其创作中民族性的弘扬.作为论述的前提,首先阐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作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体验与认同为支点,运用自身特有的精神动力与内心资源,在进行了具有个性主义的文化选择与分析的同时,对城市文明人性异化现象的揭露,也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风貌,在中西文化不断融合过程中,以自身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完成了文学民族性的又一次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