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88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传统私塾教育中,对对子是学生的必修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老先生教完诵读后,偶然抬头看见门前土墙上吊着一块泥巴墙皮.一时兴起,口咏上联:“雨淋土墙,掉一块吊一块”,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下联,谁知半天也没人对出来。学生实在想不出,便请教先生该如何对。老先生本没有准备,愣了许久也没能找出合适的下联来。  相似文献   
112.
李振村 《中学教育》2005,(10):19-22
当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在网络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当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孩子仍迫切需要学习外语的时候,他们是否还需要诵读经典? 当孩子们的作业越来越多。甚至不堪重负的时候;当应试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为升学而备受煎熬的时候.他们是否还能够诵读经典?  相似文献   
113.
诵读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不是课堂热闹的点缀,更不是课堂时间的填空,而是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长时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却冷落了“诵读”,把最能体现中国语文特色的传统给丢了,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安排时间诵读,更少有指导学生诵读,把大量时间花在对课  相似文献   
114.
马玲 《甘肃教育》2004,(12):31-31
古人云:“大凡学问,闻之知之皆不为得,得者须默认心通。”记忆对于各学科的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外语的学习,诵读记忆应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因此,从学生开始学外语起,就应该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意识和诵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5.
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不大,这将极大地阻碍农村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如何匠心搭建平台,助力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从匠心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匠心引领诵读趣味故事、匠心创建趣味阅读小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6.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证实,《经典诵读》课在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7.
11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上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返璞归真,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在整个教学过程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悟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完成学生个体阅读的全过程,将“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9.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到了不少的篇幅,而且大多选文都很典型,文质兼美,因此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就特别多。这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因为古文的拗口,难读;文言的艰深,难懂。所以教完一篇必背篇目之后.学生开始面有难色。笔者的看法是教师不能作壁上观.而应及时出手施援。全程参与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0.
乔新民 《大众科技》2010,(7):195-195,194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文章认为,体育教师应具备热爱、期待、愉悦、宽容的情感品质,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