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8618篇
科学研究   587篇
各国文化   117篇
体育   733篇
综合类   339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102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双减”政策的价值和意义重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立足原点,以“三塑”为突破点,寻求“双减”背景下学校新的增长点。“双减”背景下学生成长的“三塑”校本行动包括:明晰办学内涵,塑“立心”新人;探寻新型评价,塑“立信”新人;开发特色课程,塑“立行”新人。“三塑”行动特别呵护儿童的天性,秉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把学习主人的身份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相似文献   
62.
通过梳理晚清民国时期东吴大学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探析东吴大学历史学科缘起于“三大书院”并立时期,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后,衰落于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此期间,东吴大学历史学科在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走向专业化、中国化和世俗化。研究丰富了相关在华教会学校历史的研究内容,并从微观角度展现了以东吴大学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历史教育的整体发展面貌。为当前高校历史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新史学的国际化水平,发挥了新史学有用于世的致用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63.
明儒洪垣作为湛甘泉的亲炙弟子,是甘泉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学界至今对洪垣的思想还存有极大的讨论空间。洪垣身处湛、王思想及两派后学相争相辩的时期,他注意到了甘泉与阳明在用功之“显”与“微”处的区别,两派后学却不得甚至曲解了此间真义。洪垣以“不离根之体认”来确立“心”的根本性地位,并以“止”的概念为核心,奠定了自己对“格物”思想的理解。其实,洪垣乃意图在显、微之间寻求到一条可行性理路,来缓解湛、王两派后学用功分殊之处所可能导致的流弊。同时,他亦将“心”的主宰性与根本性地位重新挺立起来。对洪垣思想的研究,或可为湛、王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史提供不同的参考面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4.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意定监护制度尊重了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较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出现的监护相关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虽然对意定监护作出了规定,但相关制度并不完善。为此,应在借鉴国外关于意定监护制度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意定监护协议的规制条款、明确意定监护人的职责、引入意定监护的监督程序等方法完善我国意定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65.
为满足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文章提出“以赛促学、专创融合”的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深入分析了“以赛促学、专创融合”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内涵,创造性提出了“一中心二融合三课堂四贯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此模式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实践意义、创新之处,最后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的应用成果。实践证明,此模式对信息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在课程体系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能力提高,都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这使得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容易出现随意性较强、专业化不足、系统性较弱等问题。为了帮助幼儿园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幼儿,深圳幼儿园深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经过18年的探索,通过课程设计、环境创设和资源配置等形成了面向全体幼儿的全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领域育心”特色教育体系,由此提升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效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67.
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说明中国人文传统的独特性,是唐君毅哲学的一个重要向度。为说明心性之学的统贯意义,唐君毅把传统心学与孔子“仁”论密切结合起来,用“感通”来说明“仁”,证成心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贯性。同时,唐君毅立足心学的立场,通过“感通”中对己、对人、对天道的三个维度把心性论引向纵深发展,并说明了中国人文传统的特质在于“伦理的人文主义”,彰显中国人对于主体的独特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68.
晚清民国邮旗的出现,是近代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邮旗既是文化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解读内涵。邮旗还是政治符号,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与民族主义意向。晚清民国时期的邮旗,其内涵由象形走向会意,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同义表达。按照历史的演进,先后出现了晚清时期的“五彩龙旗”邮旗、民国北京政府的“飞雁邮旗”、南京国民政府的“日戳邮旗”,邮徽也随之而产生。邮旗样式经历了由国旗代替、国旗与邮旗融合、邮旗独立的过程,邮政的发展进一步大众化、规范化,反映出时代变迁对邮旗样式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黄龙”“飞雁”“?”都是邮旗的可感载体,夹杂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把复杂的内涵形象化,体现出邮政本意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象征意义。邮旗也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内容,其组成因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表达与文化认同,还具有特定的政治含义与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69.
晚清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大转折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一批进步的史学家掀起了爱国主义史学思潮,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曾给予近代中国以重大的影响,在晚清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个典型的跨学科术语,思维概念毫无疑问是近年来西方人文学科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对其探源后可知,西方对思维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思维的研究始于心智哲学。20世纪后半叶以降,由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叙事文本的不断涌现,西方叙述学界开始将心智哲学和心理学中与思维相关的理论征用到叙述学领域,进而对小说中人物的意识、心理等进行分析,极大地丰富了叙述学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