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633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32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学意象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最小的形象单位,本文对文学意象的语言层次、结构层次、形象层次、意蕴层次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92.
全纳教育以实现存有差异的人类平等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为中心,在物质、精神、文化、制度层面的关联互动,及其在学校、家庭、社区、志愿者、课程等方面的有序关联泛透出深层的生命意蕴。学校作为进入社会场域的过渡环节,承载着社会所赋予的多重身份与多种责任,呈现出诸种显性与隐性的社会功能。因此,对置身学校场域的全纳教育进行研究势必可以窥探出学校场域中如何诠释全纳教育的内核——平等与公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3.
《孽子》是白先勇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展现了在莲花池边的男性同性恋王国中生活的一群被家庭放逐被社会抛弃的野性少年的心路历程;同时掀开他们狂放患纵的表象,露出的是一块块被侮辱被蹂躏的浓血进流的疮疤,反映了以父权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表达了对人性尊严的呼唤与探索。论文就试图从“灵与肉”“父与子”“情与孽”这三方面人手,浅析台湾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的思想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4.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前后共有六个名号.其彼此往复变化给读者的表象是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交叉,甚至抵牾,但从根本上来说均源于孙悟空心性的变化:儒家思想是其基本的哲学思想,又以道家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去追求一份佛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95.
《南柯记》反映出了作者一种自我批判的痛苦情绪,是一个产生于自我克服要求的心理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也是汤显祖人生悲剧的写照。作者王政理想破灭后,欲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却始终割舍不断一"情"字,因此作品中有出世与入世的痛苦选择。另外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思想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96.
在文化层面上,性爱是一种人性和生命状态的诗意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描写性爱是为了把人写好,以发掘和丰富作品的思想意义与精神价值。金庸在物欲横流的殖民地背景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至情至性的爱情神话,在这个生死相许的诗性空间里,由情圣、情痴、情魔这三种价值形态所构成的情感系统,既突出了人性的本质或真相,也以鲜明的平等意识体现了金庸的现代女性观。  相似文献   
97.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准确理解生命教育中"生命"的内涵,是关系生命教育成败的关键.生命教育是个大课堂,正确体悟其课堂精神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意蕴,使知识学习与人生价值相互贯通,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8.
[教学分析] <孔乙己>是一篇深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诞生虽已近百年而魅力不减,这显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的思想意蕴.因为该文本首先是一个用语言文字建构的审美客体,其结构的组织、语言的选择和技巧的运用同样是其散发魅力的重要一环,而且还是思想意蕴得以寄寓和表达的首要因素,所以对摇曳多姿的艺术魅力的发掘和认知理应属于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
王阳明认为,"意"指心之发动处;"意之动"则是善恶出现的标志,是发动之心分殊之始,也是本心与天理相融亦分的状态。"意之动"从"心之体"产生而建立在"心之体"上,生发"意之动"的主体意蕴是无善无恶的;"意之动"生于内而发于外,发于外的主体显现出有善有恶的意蕴;而处于内与外之间的主体则呈现主体兼性意蕴。  相似文献   
100.
工学结合不仅仅是一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科学的职教理念,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应深入把握和贯彻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从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工学结合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等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