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774篇
科学研究   330篇
各国文化   133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390篇
文化理论   114篇
信息传播   159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71.
陈婧 《传媒》2018,(9):84-86
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其新闻素养令人担忧,这与青年担当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作者认为,提高新闻素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是意识形态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提出的迫切需要.就如何提高大学生新闻素养,作者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开设专门课程提高新闻素养;增强大学生关于网络方面的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争做理性网民.  相似文献   
72.
在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进行选择时,容易陷入用汉族文化解释少数民族文化的汉族文化中心论,或过分彰显民族文化,排斥汉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中心论,或者对两者简单叠加的误区。课程决策者和课程实践者对课程的认识偏差是误区的主要根源。要复归课程文化的民族品性,树立课程文化多元平等、互惠共生的理念。注意课程文化选择时的多方参与,鼓励教材使用多样化,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民族课程的主辅关系,编制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协调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课程文化中的关系,实现两者在课程文化中的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73.
刘本斌 《考试周刊》2016,(6):177-178
意识形态教育是党的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极为关键。我们党历来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当前形势变化,因此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杨东 《华章》2011,(3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研究苏联演变的原因及教训问题,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因素不能忽视.本文主要探讨苏联演变中戈尔巴乔夫的思维和作用,引导读者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为抓好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郭世军 《大观周刊》2011,(34):45-4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核心,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功能,涵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等整体功能结构。社会主义文化功能多样,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町以实现其促进民族团结的功能。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探讨较少,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推进这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79.
郑云祥 《成才之路》2023,(17):45-48
大学生未来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是否先进直接决定了他们未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值。文章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讨论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现存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
"朝三暮四"的故事表明,同样的事实,在不同的言说框架下具有不同的言说效果。以言取效见证了语言的行事力量。语言与实在相互编织、彼此渗透,语言可以作用于实在。这一点在政治文化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孔子正名说肯定了语言对于政治文化秩序的建构作用。借助现代话语载体(传媒)的革命,名言以新的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