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536篇
科学研究   224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397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体现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这与李白、王维、李贺诗歌的设色有所不同。其色彩意象丰富而表意多样。大量使用精神色彩意象,以“艳色写悲情”为代表的相同色彩组合的异用,依境调色以及亮色点睛等设色特征使得色彩与意境相融。其设色还依据题材、抒情对象、生平阶段等不同表现内容营构风格各异的色彩意境。由此形成了李商隐诗歌色彩表现“沉博绝丽、色境浑融”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2.
意象即意中之象,是相对形象而存在的,在认识或鉴赏的更高层次上的审美范畴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13.
唐诗创造了许多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意象群,大雁意象即其中之一。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它往往包含了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沉淀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因而具有不可更易的内涵。唐诗中的大雁意象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迁谪漂泊的剪影;边患内乱的缩影;递书传情的倩影;理想追求的幻影。  相似文献   
114.
以往有关研究人员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进行过研究,但其中的客体涵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仅仅指在校大学生;因此客体的主体化也仅仅是指在校大学生由被教育者转化为主体。无疑这个概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该文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内涵,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也有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5.
《考试周刊》2016,(59):77-78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将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反映着认知与意义关系,对词语由字面意义到习语意义的发展变化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将此二理论运用于词块教学,可变对词块的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6.
花朵的绽放是缘于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这是自然意义上的花朵一种必然的存在规律。如果将“花朵”这个散发着特殊芬芳、具有妖娆明艳的视觉意象的词语铺陈延伸开去,花朵的含义就会从我们单纯的自然审美范围里跳出来,成为一种泛美,一种大美,一种精神的写意之美。  相似文献   
117.
锦瑟无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华年: 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一切逝去的,都在心灵的蕴蓄中化为朦胧而又胶着的情绪、意象、遐思。当你自以为不再挂念时,偏偏墓地涌上心头,如果你妄想把捉那些充满魅惑、令人烦忧的幻像,她却翩然而去,不留下些许影踪。追忆逝水年华,其实就是从已经被岁月的淘洗涤除了无数光影的无形之象中“抽象”地靠近曾经拥有的一切,把已经散落的片片断断在心河中用情意的浪花作短暂的集聚。哲人把时间叫做人类的“内感官”,它最终只是  相似文献   
118.
文学与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运用心理学理论解读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现代心理学对于文学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元意象的角度分析《青春咖啡馆》的女主人公露姬的心理演变过程,分析露姬不断地逃离和她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9.
毛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28-132,136
血的意象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具有非凡意义,铭记着时代风雨中民族的命运与生命的历程;余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该文试图从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切入,分析其意象模式及内在律动,揭示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探讨血的意象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日语动词[あける]的认知视角,以期证明[あける]所具有的多项意义并不是该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来源于人们容器图式的认知联想。日语动词「あける」在使用过程中总是和容器图式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和容器图式有联系的多义范畴。另外,由于容器范畴是一个开放的范畴,所以[あける]表达的语义边界也不是固定的、明确的,而是变化的、具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