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8768篇
科学研究   638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249篇
综合类   463篇
文化理论   55篇
信息传播   5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张晓风被称为是台湾地区的第三代散文作家,她含蓄细致而又张扬犀利的文风,开阔了散文创作的空间,诗化的语言构建了诗化的意境,使得她的散文染上了诗歌的浪漫和情韵,新颖多变的抒情方法让张晓风在承袭传统之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2.
意象美是中国古典文学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具有比兴性、主观性、创新性等审美特征.将意象美融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起到一定的审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古诗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译文与原文实际意义相反的问题。为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比分析《月下独酌》两个译文的质量与"饮酒"意象的翻译策略。文章先介绍了目的论的发展与概念,随后依据目的论的三原则,对原文与两个译本进行逐句对比分析,发现了翻译过程中理解诗词深层含义与了解创作背景的重要性。研究发现,译文与原文不相符的主要原因为译者没有完全理解文意及诗词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994.
饶佳佳 《英语广场》2020,(36):29-31
笔者拟用刘宓庆先生著的《文化翻译论纲》里的观点,来分析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颇负盛名的一首叙事诗《长恨歌》,诗歌运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长恨歌》这首叙事诗运用不同的意象特征来体现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感慨,因此在翻译该诗歌时应将意象背后的文化含义带入译文中,并能很好地利用文化审美表现论展现出来,进而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995.
小说《纳齐斯与戈德蒙》以圣经为原型,建构一个完整的原型象征系统:爱和救赎的原型性主题、U型结构的原型性叙述和人类之母的原型性意象。小说使用U型结构表现主人公人生轨迹的起承转合,纳入富有意蕴的形象群体构成神话氛围,把读者引入小说的核心——隐喻的圣经世界,以求服务于解决灵肉矛盾的永恒主题。黑塞借用圣经中大量特别的已知联想物,构建起小说的象征框架,试图为主人公找到战胜虚无的精神宣言,为现代社会找到自我救赎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历史档案资料,追述了伦敦大火后英国圣保罗大教堂重建时期石材采运的历史,揭示了各类石材的开采与运输方式、建造中引发的问题,并首次对石材的供应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呈现了石材采运如何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重建历时35年之久的主要原因之一。圣保罗大教堂的石材采运问题并非独特案例,同类型的石材在同时期其他建筑中曾被广泛运用,因此对研究那个时代的砖石建筑具有更普遍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通过试验研究了试样种类、试样粒度、选用的试验液体、容器内的真空度以及试验温度对耐火材料真密度检测蛄果的影响.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8.
线条的起伏流动和粗细、曲直、干湿的变化,以及轻重疾徐、光润滞涩、枯硬软柔的墨痕是中国书法魅力呈现的支点.中图书法线条具有简约之美,自由之美,虚实之美的特点,折射出书家的丰富情感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999.
日本学者兴膳宏在《谢眺诗的抒情》中说:“吉川幸次郎博士指出斜阳落日常被唐人采为诗题,同时说明六朝以前这样的用例不多。‘歌颂斜阳的美与哀愁,是八世纪中国诗的黄金时代唐代以来的事,在此以前诗中咏云和月的都有,但是咏夕阳的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1000.
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