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8729篇
科学研究   773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473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59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852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歌唱"是黑人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许多黑人作家笔下,这一符号是漂泊、流落在异国他乡的非洲子民追根寻祖,确立自我身份的隐喻.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她的<紫颜色>一书中对这一古老的黑人文化符号进行现代女性主义的阐释.深入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该作品中的"歌唱"意象代表一种黑人女性反抗种族歧视和父权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人格,努力寻找自由和幸福的声音.  相似文献   
972.
《湘南学院学报》2017,(1):48-52
小说《神木》通过两种身份(矿工/骗子)、一次置换(姓名)、两个场所(火车站、煤矿),编织了一个荒诞不经而又令人信服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人性的贪婪与罪恶。在这篇小说中,姓名、火车站、村庄、煤窑等意象,既是组织情节发展的叙事动力,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又是理解小说丰富内涵的叙事要素,具有独立的象征含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73.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  相似文献   
974.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975.
意象与题材结合的三个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的本质就是原型,它与题材之间存在着某种逻辑心理联系和价值结构关系,这是艺术生成的根本心理依据。意象与题材结合有三种方式:投射、幅射和模式;从文本生成看,体现为本体性意象到典型情境、再到核心意象的艺术生成过程。这是意象叙事功能研究的深层命题。  相似文献   
976.
蛇信仰是包括闽都在内的整个闽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从图腾信仰的两个标志来看,其性质显然是种族信仰。与此相联系,其文化内涵则主要包含了"创生"和"避灾、兴雨"两层意象,这些都是先民对蛇神化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977.
杨万里诗歌中的山意象,寄托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蕴含南宋世俗生活的投影,富有理趣和谐趣。杨万里对山意象的开拓,使我国山水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8.
意象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基于意象的语法分析是认知语法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R.W.Langacker(朗盖克)的意象理论,在阐述意象的涵义及其四个变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意象的四个变量在语法分析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意象的语法分析的五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9.
一位教育家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也曾说过:“若要把感情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是人本身的需要。学生爱美、求美之心非常强烈,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对象中择取审美表象,并与联想与想象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激发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针对人们普遍存在对翻译旬片面理解和误解的现状,从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这个角度出发,对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所起的作用,造成的影响甚至出现对原作的创新和叛逆以及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肯定了翻译的作用和价值,确立了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