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8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洪梅 《华章》2007,(3):119-120
作为"上帝的选民",犹太民族有着无比的优越意识;生活赋予的苦难又令他们困惑痛苦."上帝的选民"与"受难者"之间的悖论品性使犹太民族不断地探求本源,反思自我,进而回归本我,恪守本我.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见证了这种悖论品性.  相似文献   
12.
陆游的咏梅诗词数量之多,内容之丰是空前绝后的.这既表现了梅的外在美,也表现了梅的品性美,并借此象征其人格美.长期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认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在意境上与陆游完全"相反",甚至于对陆游的其他咏梅诗词也给予否定.本文全面分析了陆游的咏梅诗词,兼对郭老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涵义·结构·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化人",在于不断满足人的生命精神成长、生命质量提升的需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构建与之匹配的学校文化.因此,对学校文化涵义、结构和品格的再认识,有利于规避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推动课程改革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学一直在现实之中而不怎么在学之中,进入市场化年代后,适应与追随现实的“载道”传统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学具有本质性和整体性一致,它们都较多关注现实而较少关注学自身,较多关注学与现实的直接性关系而较少关注学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学通常被作为一种现实现象来阅读,学成为现实的直接展开,多元的个体性学在艺术对现实的追随立场上统一起来。追随现实的标志性特点是以时间对学命名,一波波代际名称代替了学现象,不同时间的同一写作只能以时间区别便证明了学意义的匮乏,对现实的追随使写作变成了时装表演,而且越来越像商业广告。学以启蒙现代化的沉重而变成追随市场化的轻松,各种现实性的学时尚标志中已很难见到学品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应该对教育爱有更为宏观的哲学式的关注。教育爱不仅仅是教师之爱,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他们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爱,是具有精神性、智慧性、文化性等教育品性的爱。教育爱在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教育潜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的价值。我们可以从教育决策、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层面实现教育爱。  相似文献   
16.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可以通过虚构来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然而,两者在反映内容的形式上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文学手法很大程度上对新闻写作具有意想不到的加成效果。在新闻写作尤其是新闻通讯中,恰当地运用文学创作手法不仅能增强审美意趣,而且更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给人愉悦的审美感受之余,也启迪人们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偶然的时间我拜读了一本美国教育类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到其中一篇《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的文章后,我心中那根弦被狠狠的拨动了。回首从教十年,在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穿奇装异服为美;以公开早恋为荣;以视分数为粪土为傲;以欺负、侮辱、中伤别人为乐。他们缺少感恩意识,缺少合作观念,缺少为他人着想的心,缺少尊敬师长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恶人"或者"恶性"这一概念常用于对道德主体进行描述与评价,而能否做出准确的描述或是公允的评价要求对"恶性"有清晰的界定。当下对恶性的哲学讨论主要有三种进路:恶行进路、心理诊断进路以及品性进路。恶行进路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解释人们对恶人的一些直觉。心理诊断进路着眼于挖掘恶人本质的心理特征,但任意一种诊断均会面临恶性的过宽过窄问题。一种整合各种心理诊断的策略可望解决恶性的过宽过窄问题,但这种整合的可能性在于,要么引入恶的一致性要求,要么引入恶性的多轨结构。而恶的一致性要求和恶性的多轨结构是一种基于品性的恶性解释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意义上,品性进路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9.
走进初中学生的成长世界,促进初中阶段班主任的成长,是“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在初中阶段的具体追求。在我们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经营富有教育品性的初中学生生活,成为我校初中阶段学生工作变革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有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打造的是语言精华;有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垂手而得的亦是妙作佳篇。无论“锤炼”或“天成”的都是在生活阅历的厚积下、审美意趣的触发下、时代思潮的冲击下自主创作而成的。而如今要在短短的初中三年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该怎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