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382篇
科学研究   320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657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山路弯弯     
读高中的三年,我一直是步行在家与学校之间四十公里的山路上的。四十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六次家。第一次出门,太想家了。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的感觉,自然也没有真正学会走山路。  相似文献   
82.
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的论述是对心理哲学的重要贡献,并有力的批判了笛卡尔哲学、传统的经验主义.维他根斯坦认为内在过程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外在行为的标准和存在来证明"语言的使命在于使用".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不能对内在过程和外在标准作截然的区分,应将两者做经验的关联的艺术的标准来看待.  相似文献   
83.
那时七八岁     
史国澳 《初中生》2011,(2):48-49
吓人的"怪物"我掉牙比较早,七岁时上门牙就一溜排地掉光了。长牙的速度却挺慢,因此我那时总是不太敢开口与人讲话。院里有个叫浩浩的小孩子,刚刚蹒跚学步。有一次,浩浩妈妈去洗衣服了,让我帮着看一会儿  相似文献   
84.
还记得我刚拿到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的时候,唯一的感觉就是乱,不知道怎么教、从哪里入手、什么是重点、教到什么程度。然而,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基本能感觉到这套教材编排的合理性了,它遵循的是知识的形成和记忆的规律,其特点是通过在不同时间段的多次循环展示的方式将某个知识点逐步地讲全、讲深、讲透。  相似文献   
85.
落叶     
谢言 《青少年日记》2011,(10):18-18
9月12日 晴 落叶,那么美,慵懒地铺满一地。而看落叶,正是我喜欢的一种消遣。 我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的落叶。每当我来到小巷子里,总会看见满地落叶。看着它们,我不禁萌生一种怜悯的感觉……这,是以前。  相似文献   
86.
梁芳 《教师》2011,(15):65-65
今年离高考只有两个月时间了,学生普遍感觉时间紧、任务重。通过这段时间的二轮复习,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学习非常认真,但复习效果不明显,每次月考数学成绩总是难以提高;有些学生感觉越学越难,产生了"气馁"的心理;有些学生情绪调节失当,  相似文献   
87.
在我们并无恶意的笑声面前,历史,以及历史中的那些惨剧,都退化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和一个个冰冷的符号。其实,我应该预料得到,学生们学习《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可能会有的表现。只是,我希望这样的表现能稍稍好些,  相似文献   
88.
刘萍 《高中生之友》2011,(24):40-41
升入高二的那年,我正好满16岁,这样的年纪让我感觉自己在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成年人。可事实上,我每日仍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往返穿梭,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在众人眼里,我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乖男孩,事实上,我早已厌倦了这种在众人称道的环境中生活。到了高二下学期,为了提高升学率,  相似文献   
89.
哇,徐福记     
星期六,我校的小记者们,在辅导员黄超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东莞石碣镇徐福记糖果工厂采访。一进大堂,就看见  相似文献   
90.
成立古诗吟唱小组的目的就是通过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圣贤之道中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提升学生的品位,丰富学生的内涵,同时发展孩子的音乐感觉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