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戈尔丁获诺贝尔学奖的主要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揭示人类本性的现代寓言,其突出特点有二:丰富、深邃的内容--表现为以作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统合古希腊思想、基督教观念、现代心理学理论;独特、新疑的形式--表现为反讽式的情节结构、象征的艺术手法、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戈尔丁的《蝇王》为考察对象,将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两类讨论,即:"人类文明派"和"自然人性派",来阐释作品的主题:人性的"善"与"恶"是具有境遇性的,以及戈尔丁的悲观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13.
《蝇王》是英国当代作家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也是一部生动揭示人类本性的现代寓言,其突出特点有二:丰富、深邃的内容——表现为以作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统合古希腊思想、基督教观念、现代心理学理论;独特、新颖的形式——表现为反讽式的情节结构、象征的艺术手法、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深刻理解戈尔丁主张的“社会的形态,实际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政治体制”的内在涵义,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们处于“荒岛”困境中的行为观察,从多个角度展示出戈尔丁对在远离了人类文明及其规范制约的状态后,人性里的恶将得到空前释放、甚至最终会战胜人性善的一面的预言。  相似文献   
15.
戈尔丁的小说中渗透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评论界也注意到了戈尔丁早期小说中的圣人或基督原型。如《品彻·马丁》中的纳撒尼尔,《黑暗昭昭》中的麦蒂,等等。戈尔丁往往是让这些人物短暂地露面,却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昭示出信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小说《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长期以来,“人性恶”已经成为人们谈及这部小说最为常用的标签语汇,构建出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神话。本文将用新的角度,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方面来重新解读“人性恶”的主题,以期更深刻地探讨小说的普遍意义以及戈尔丁对和谐的最终诉求。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杰克和他的猎手杀死了猪崽子和西蒙。小说结尾,他纵火烧岛,追杀拉尔夫。因为他的残暴,大多数评论家认为他是恶的代表,没有理性。事实上,杰克做这些事只为一个目的——打败拉尔夫,当上孩子们的领袖。他的种种恶行都是在工具理性驱使下完成的。通过理性的计算,他试图寻找一个最恰当、有效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他操控自然界的物品,毁灭一切阻碍他成功的事物。最终,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他的行为也导致了孩子间的疏远、战争、分裂,以及原本伊甸园似的小岛的毁灭。  相似文献   
18.
蒋迪 《大观周刊》2011,(21):133-134
《蝇王》讲述了一群流落到孤岛的孩子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终困缺乏文明理性而倒退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分化到两个阵营的孩子各自选择了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一面,模糊了有关人的本质的界定。各自认为对的预定目标却总在他人那里被消解,孩子们选择用狂欢来应对世界的荒诞。人性恶是一种原罪,但可以通过文明和理性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19.
蒋迪 《大观周刊》2011,(25):18-19
《蝇王》讲述了一群流落到孤岛的孩子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终因缺乏文明理性而倒退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分化到两个阵营的孩子各自选择了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一面。模糊了有关人的本质的界定。各自认为对的预定目标却总在他人那里被消解,弦子们选择用狂欢来应对世界的荒诞。人性恶是一种原罪。但可以通过文明和理性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20.
余欣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09-111
《金字塔》是威廉.戈尔丁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奥利弗在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故事。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人性异化的根源和本质,以传达其最终的人性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