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2015年3月2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国际新闻界》杂志联合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45)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贾乐蓉分享了自己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传媒体制变迁的思考,以重要时间节点为线索,梳理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从一个历史过程来看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首先是他用全人类的生存来取代苏联人的生存 ;其次是不能正确看待历史 ;其三是“公开性”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其四是没有找准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其五是政治体制改革出现重大失误 ;其六是没有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其七是改革没有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53.
戈尔巴乔夫早期改革是原苏联七年改革历程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对改革的困难程度和艰巨性估计不足;政策失误和不利因素的干扰;外交和防务政策的调整滞后是造成早期改革严重受挫的主要原因。早期改革失利,不但造成了苏共的分裂,还促使戈尔巴乔夫和苏共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54.
管他什么丘吉尔英国首相丘吉尔急于赶到下议院去开会,他叫了一辆出租汽车。车子到达所在地后,他下车对司机说:我在这里要耽搁一个钟头,你等我一下吧。不行!司机坚决地回绝了,我还要赶回  相似文献   
55.
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的实质,在于执行了一条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是导致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而是苏联剧变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苏联剧变最重要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56.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这一成就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结果。同样是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由于没有坚持正确的方向,结果把政权搞丢了,把自己搞垮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7.
邓倩 《安康学院学报》2018,(1):92-95,128
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经济体制中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极度不协调的弊病,在其随后的改革中亦涉及到了农业方面,但由于对苏联农民的现实需求及农业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深入,其农业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直接影响了苏共在农民群体中的公信力,削弱了其执政根基,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通过分析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可以透视农业发展、农民状况与共产党执政之间的现实联系,为党处理好农民问题、巩固执政基础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选取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独立招贴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视觉语言的异化所反映出的苏联末期大众思想认知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59.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上看到一篇中学历史教师的文章《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1]作者的一些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现将文章的部分观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60.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在领导中苏两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关于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在改革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结果也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