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64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102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6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01.
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它在催生新剧的同时,也极力改编旧剧,使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根据明代康海所作杂剧《中山狼》改编的新剧,就很好地体现了戏曲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研究该剧新旧剧本的异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02.
王丹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4):49-50,56
地域特色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行业发展的新焦点,山西拥有丰富深厚的地方戏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弘扬地方文化,拉动区域经济建设,树立地方形象品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3.
从贵州民族民间戏曲艺术形态、社会功能、发展现状切入,论述贵州民族民间戏曲在当代农村社会变革和全球化语境中的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4.
金昱杉 《青年记者》2022,(18):82-84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形式的一种,而戏曲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题材曾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历年星光奖“电视文艺专题片”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戏曲专题片发展历程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分析,认为戏曲专题片没落的主要因素并非戏曲没落,当下以“故事化”为创作主导的戏曲专题片若要颠覆“纪实性”原则应当慎重。同时,探讨了戏曲专题片从电视本质到文化诉求的创作理念嬗变。  相似文献   
105.
《火红的赞歌——庆祝建党百年中国戏曲百集短音频》是媒介与艺术领域传统与创新的一次融合,是传统文化熏陶与“四史”学习教育结合的优秀范式尝试。在地域集体记忆的架构中,充满民族志含义的红色戏曲更适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重组的信息流同时推动了广播业态的发展变革与民间戏曲的破圈可能,在党史学习教育及红色精神传承中呈现出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6.
电影《扬名立万》导演为刘循子墨,影片既遵循了传统悬疑电影本体化叙事规律,又叠加使用了多人物视角、封闭场景与交互性等沉浸式“剧本杀”叙事的创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影片积极适应青年与大众文化交融背景下观众的思想认知,构建二者在叙事价值观逻辑上的认同,保家卫国、坚守正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成功引起受众共鸣。  相似文献   
107.
明太祖的权力话语在洪武朝形成强势,通俗文化成为其政策的一种特定表现.戏曲是当时主要的通俗文化形式.太祖多次颁布律令榜文,制定了一系列对戏曲影响很大的政策、禁令法规,这些政策与明太祖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显然.太祖推行的教化论影响了戏曲的创作和搬演,使之适应政治教化的需要,甚至影响到明初的戏曲创作,使明初创作的戏曲成为"风化"载道"的政教工具.  相似文献   
108.
从唐传奇到元杂剧的过程可谓一个大飞跃,与其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大众消费现象是元杂剧创作的内驱力。唐传奇改编为元杂剧的策略分为三点:一是考虑受众者的俚俗性,二是依据舞台剧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特性,三是要充分考虑舞台效果而加强戏剧冲突的设置。因此将传奇改编为剧本时,必须将其原故事深隐的情节,作繁简有序、显隐相得、雅俗咸宜的处理,从而使剧本的结构框架严谨而不枝蔓,而旨在加强戏剧冲突的设置,即“戏剧性”是舞台效果的根底。  相似文献   
109.
黄梅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黄梅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并传扬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绮丽夺目的黄梅挑花、悠扬欢快的采茶戏曲、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缤纷灿烂的诗词楹联。黄梅县素有“全国文化之乡、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挑花之乡”的美誉,是全国五大戏剧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也是佛教禅宗圣地。  相似文献   
110.
朱浩 《文化遗产》2023,(2):74-81
戏曲作为兼具雅俗、融合案头和场上的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学类别中,与图像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包括单个戏曲图像释读、类别戏曲图像剖梳和以图证史三个层面,虽各有不同侧重,但彼此犄角,互相贯通。单个戏曲图像释读需在辨真伪、识主题、审虚实、慎分寸的基础之上,尽量获取准确而充分的有效信息。对类别戏曲图像的特征、脉络和生态等进行概括和梳理,总结其演变发展规律,对比各类图像之异质和同调,不仅有助于对其中单个图像的释读,而且可以加深对当时戏曲生态的理解,从而丰富我们对中国戏曲图像这个整体及其与戏剧史、美术史关系的认识。戏曲图像研究的最终旨归是将图像作为史料来解决戏曲史上的具体问题,但以图证史尤要留心“程式”和“文图共谋”两方面的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