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62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1.
经由先秦时期对礼的探讨和理论阐发。至西汉之世,随着统治者由对“无为而治”黄老之术的偏爱转向“罢础百家,独尊儒术”的经学取向,以及与此时势相应思想界由黄老之学向儒家经典转向的张扬,礼学思想因社会转型的需要。在政治和思想交互作用取向下应运而兴。在此思潮之下,三礼之学规模粗具,各有传人,各具致思,且颇与政治、世运相起伏。虽其未能大行于世。然已俨然参与到寻求社会治乱之列。尤可注意者,司马迁、班固对礼学演进所作的梳理和总结,开启了礼学学术史的门径,且成为此后历代所遵循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62.
浅谈先秦“礼”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谈到“礼”时,常有一个莫名的局限,似乎“礼”是专属于懦家的议题,关于“礼”的典籍,也大都放入儒学的范畴内。然而,“札”真是儒家的专属论题吗?还是说,这只是千古以来的错误印象所造成的错觉?本文并无能力去解决这千古以来既定的思维逻辑,只想籍由对“礼”在先秦时期一些变革的探讨,试图探讨一个对于“礼”的新的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63.
霍小玉不是妓女,而是被封建贵族遗弃的贵族,是正逐步融入市民阶层的城市贵族;霍小玉的悲剧与社会与时代固然有关系,而直接和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李益个人,其所以负心,主要是缘于软弱和自私。小说的主题是在男女情感的视域下,探讨什么是"丈夫(男人)"和怎样去做"丈夫(男人)"的问题,旨在教谕文人士子们:女子本性柔弱、痴情而善良,为女子所倾心的文人才士务须珍视她们的爱,对她们的爱负责任,随意作践和伤害她们和她们的爱,到头来不仅害人也会害己。《霍小玉传》的思想价值,一是揭露了封建文人轻视和践踏妇女的罪恶,反映了封建时代一部分进步文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二是揭示了"礼"与"情"的矛盾冲突,反映了礼教害人的残酷现实;三是揭示了市民阶层对现实社会的一定超越,反映了唐代市民思想解放的程度;四是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事实婚姻的漠视,反映了"始乱终弃"悲剧不断上演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4.
"礼"是儒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扬弃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同时,兼采诸家之长.孔礼与荀礼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文化。如何探索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把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进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在当今我国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吴非  张静 《科技风》2011,(12):222
自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始,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便愈加明显;自汉武帝废百家尊儒术,对礼乐的进一步确立成为治国、立国的重要举措。从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到规模宏大的都城宫殿,都深深烙上礼乐文化的印记。本文从礼为秩序,乐为融合,礼乐复合的文化角度,阐述了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与都城和宫殿建筑的礼乐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7.
弗洛姆的性善论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提出,人的本性既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能欲望的总和,也不是无限可塑的社会文化的影子,而有其固有的特质。人的本性即第一潜能是善的,破坏性是人的第一潜能发展受阻的结果。虽然弗洛姆和孟子都主张性善论,但两者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把自我意识、自发的爱和自发创造性说成人的本性,是对人的基本精神需要探索的结果,后者把仁、义、礼、智及忠、孝说成是人的本性,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前者高扬人的独立自主、爱己爱人、创造性,后者抹煞人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反对爱己爱人,只讲亲亲、敬长;前者要求社会必须满足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后者要求人必须服从专制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68.
孔子创立"仁学",其"礼"、"乐"思想也是贯穿在仁学体系之中,与"仁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本文旨在探讨孔子创立"仁学"以及"仁"与"礼"、"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小学生》2007,(12):9
“孝”在各种“礼”中排首位,为什么孝敬父母如此重要?这是因为热爱自己的父母是人类最自然的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爱父母是最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70.
清高宗执政初期,完成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其中,"三礼馆"的诏开和《三礼义疏》的结撰,即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体现。"三礼馆"的诏开,一则昭示了清高宗对其祖圣祖之文化政策,并最终完成了由理学向经学政治取向的转变;一则开启了学术方向上对经学特别是《三礼》学的有规模、成系统的整理和阐发。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三礼馆"的诏开对《四库全书》的汇辑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