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00篇
科学研究   1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网络成瘾机制、原因及其运动干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当前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还不成熟;对成瘾机制的研究还处在一般的描述水平;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人群;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究网络成瘾产生机制及其原因;运动干预对象应扩展到青少年儿童及成人网络成瘾群体中;实证研究方向将趋向于针对网络成瘾原因选取运动干预方案.本文意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网络成瘾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学生使用网络,迷恋网络,主要受兴趣、好奇心、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以及外在等因素的驱使.通过对迷恋者培养积极兴趣创造成功体验、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认知范式、集体治疗及网络厌恶的干预手段,使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而不至于成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正以快捷、便利、超时空的传递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网络对人类社会的正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网络对学校传统德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富有冲击力的挑战。因此.如何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迎接和回应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当前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编者组织了本专题系列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消除网络对德育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开辟出新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瞭望     
《教育》2006,(6):6-6
香港大学生为何就业不愁,解救青少年网络迷魂,危机四伏的童年,“两免一补”在延伸,可怕的麻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使用自行编译的YoungK.S网络成瘾问卷,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测量问卷对武汉市4所高校299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分量表上得分与网络成瘾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行为会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负面影响。②性别、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网络成瘾问卷总分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成瘾是因过度沉溺于网络而造成的上瘾行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通过对网络特点的分析与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的阐述 ,探讨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消极影响 ,并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阐述了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及心理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房敏 《教书育人》2007,(11):82-8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经验性的事实表明,无节制地使用网络致使用户的时间管理失控,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影响,导致家庭离异、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甚至犯罪等社会问题。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成瘾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SQ(防御方式问卷)和KimberlyYoung互联网成瘾的八项指标,通过对97名互联网使用者直接发放问卷和发送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互联网成瘾者占互联网使用者的16.52%,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2.75岁,其中以男性居多。(2)25种心理防御方式中,互联网成瘾者在幻想、期望、掩饰、升华、解除等心理防御方式上得分较高,正常使用者在期望、压抑、升华、掩饰、解除等心理防御方式上得分较高;与正常使用者相比,互联网成瘾者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抱怨、幻想、退缩、理想化、消耗倾向、掩饰等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否认的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19.
网瘾。就是上网成瘾,是人对于使用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事物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降低,离开网络浑身不自在,渴望回到网络中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带来一系列后果,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寻找戒除网瘾的方法,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即使有成功的案例,其数量相对于广大网瘾受害者的规模,也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关乎人类对某种事物上瘾的一般特性,也有网瘾的特殊性。换句话说,一方面,任何东西一旦上瘾,就很难戒除;另外一方面,上网对于人们现代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其他上瘾的事物与人的关系更密切,成瘾之后更难戒掉。然而,从可能性上来讲,人们对于任何成瘾性事物的依赖都可以戒除,但必须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干预网络成瘾综合症的新尝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给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网络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