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340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夹叙夹议、托物言志"之类的知识术语,学生学语文也只是掌握这些死板僵化的语文知识,于是,这些知识最终成为一种思维的标签被学生机械而生硬地运用着。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叙述结构和故事内容两个方面对翁贝托·埃科的第四本小说《波多里诺》进行阐释。在叙述结构上,两名叙述者的存在使得故事被分为两重叙述时空,在第一重叙述时空中从叙述者A到尼塞塔再到波多里诺的三重视角转换使得读者的怀疑被悬置,而第二重时空中波多里诺叙事主体这一身份的被剥夺则使得这一时空从自述变成加工过的"虚构"。而在内容处理上,夹在理性世界和"空白"世界之间的"真空"地带的存在使得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被混淆。这独特的"真空"结构打破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契约",破坏了读者在小说中寻求真实的努力,而这正是这本小说独特的文学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33.
34.
心理效应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常识,定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对学生寄予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说这名单上的学  相似文献   
35.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炼。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今天我们将要用心走进这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36.
《卖油翁》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篇幅短小,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值得探讨的问题也非常丰富,虽系文言文,语言却较通俗。学生借助工具书可以很快扫除文字障碍,非常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就如何应用休克尔(4n 2)规则,方便、快速、准确地判别稠环、离子和富瓦烯等复杂体系的芳香性、进行了一些探讨,拓宽了休克尔(4n 2)规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8.
诗歌是诗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的产物.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形象含蓄(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要想准确把握、鉴赏古诗所抒之情、所表之意,必须要掌握正确的读诗路径.实践告诉我们,相机选择使用五法切入诗歌作品,能够帮助我们又准又快地领会它的情意.  相似文献   
39.
[教学目标]1.培养有表现力的朗读,读出文章意境,读出作者情感.2.了解文中运用神话传说的用意,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析文中所表现的意境.4.理解作者的战斗情怀和人格魅力,培养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0.
农村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期间,对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予以一定的信任与期待,对其点滴进步做出肯定的鼓励或表扬,使其自身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信心和决心,确保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此类现象即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直观表现。接下来本文将对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农村中学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对其做相应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