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06篇
科学研究   109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3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丁氏"八千卷楼"已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是不能磨灭的。叙述了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八千卷楼"的始末,并从中总结出它及其主人对后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92.
海石 《集邮博览》2011,(9):30-32
2009年,京杭大运河正式登上了方寸之地,使人们第一次对它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起自浙江杭州,终于北京,全程穿越浙、苏、鲁、冀、津、京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长、淮、黄、海五大水系,全长达1794公里(图1)。  相似文献   
993.
王厚宇 《收藏》2011,(3):65-66
罗聘(1733~1799年),清代著名书画家。字遁夫,号两峰,又号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蓼洲渔父、衣云和尚、竹叟等。原籍安徽歙县,其先祖迁居江苏扬州,遂为家焉。明清时期,扬州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著称,为运河中枢重镇。特别是罗聘所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扬州是江南地区盐、麻、布、茶的重要集散地,两淮盐运使驻节于此,商贾云集,四方辐辏。  相似文献   
994.
旅游点的空间分布与客源市场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苏中典型城市扬州当地的乡村旅游点的梳理,同时借助于前期完成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将两方面进行对照,深入分析。根据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加大城郊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力度,重点开发一批符合现代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要的旅游资源;二是发挥联动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扬州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创新性的提出毛绒玩具的电脑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在运用较少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轻松的完成毛绒玩具的造型、开版、算料与排版,使得玩具设计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文峰摄影社团成立于2009年,以“留住美丽瞬间,记录成长足迹”为宗旨。每周二是文峰摄影社团的活动时间,社员们或是聆听老师传授摄影技巧,或是穿梭在校园记录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或是在工作室里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997.
数对的读法     
正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中首次出现了数对,书中介绍了数对的写法,但到底数对该怎么读,是我的一个困惑。如,(4,5)表示第()列第()行,读题时可以怎么读?江苏扬州吴楠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  相似文献   
998.
正说来惭愧,无论是每天听取老师谆谆教导的教学楼,还是夜以继日耗在里面练习技能操作的实训楼,或者是装满了各色标本和闪闪发亮的玻璃器皿的实验楼,在我脑海中的印象都没有寝室楼清晰。记得刚入校的那天,我带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外加一个大包,顶着八月炙热  相似文献   
999.
与唐代诗人杜牧相关的“扬州梦”故事,在历代诗评、词作、小说和戏曲中,有丰富多样的文学表现形式,梳理、比对各代之流传文本以及故事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到故事演变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1000.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户部官员曹竹虚说:他的同族哥哥从歙县(安徽歙县)前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值盛夏,友人请他到书房就坐。这房间颇高敞凉爽。入夜,曹某打算睡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魅,夜晚住不得。"曹某硬是住了下来。半夜,果然有东西从门缝蠕蠕地钻入,薄得好像夹纸一样,进了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