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22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学生有效沟通重要性的现实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和重要载体。它对人一生的成败荣辱有重大作用。人类的社会实践已经表明: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多元文化的激流碰撞,不同思想观念的摩擦,使得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触、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处于后现代,人们更强调相互交流共享对话,期望在多元文化中达成理解,哈贝马斯就此提出了“行动交往理论”。可见,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8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求新意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因此,在集体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和践行能力比较薄弱,思想上对许多复  相似文献   
83.
分层教学中学生心理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而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由于身心素质的发展参差不齐。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且差别较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课程的基本目标,有利于扬长补短。发展个性。然而.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心理上对分层教学是否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至关重要.由于承受能力的差异出现心理偏差也是在所难免。因此了解学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并如何及时作出应对是我们在分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
一、保持良好心态 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心态是基础。越到高考,心理调节越重要。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硬件的话,良好的心态无疑是离考成功必不可少的软件因素。考试焦虑、压力等主要来自于三种因素:一是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二是来自考试本身、家长和自己的压力;三是对自己考试信心不足。减少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85.
86.
目前,受法律和教育制度的制约,学校中很少看到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但是,教师心罚学生的现象却仍然盛行于学校之中。所谓“心罚”就是教师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而施加于学生心理上的惩罚,比如,讥讽、挖苦、嘲笑、谩骂、中伤、威胁等。心罚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心灵。与体罚相比较,心罚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随意性,它对学生的危害更深刻、更长远。当然,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讲,心罚的危害可能相对小一些,但是,对于心灵脆弱的学生可能会导致恶果。尤其,目前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心罚很…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信息题在高考理科综合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类试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心理承受能力差,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心情郁闷,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走上犯罪、轻生的道路。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第八届理事会上,有关专家也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的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失去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90.
论大学生韧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韧性心理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