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879篇
科学研究   163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69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彭华新 《东南传播》2014,(11):10-13
2014年马航空难报道中,抒情叙事遭遇了空前诘难,这种文学性的新闻存在着悲情美学与客观性的矛盾。从修辞学维度观之,语言的隐喻和转喻,为新闻抒情提供了合理性,修辞"劝说"动机的善意又为其提供了合法性。但是,修辞伦理中抒情与诡辩、理性与感性、个体尊重与公共危机三层关系的失衡,导致了新闻"过度抒情"的表象。如何使灾难新闻履行正常的社会责任,使抒情叙事进入理性的话语轨道,还需要消除抒情的"诡辩"潜质,在理性基础上实践新闻专业主义,同时适度运用感性修辞的社会矫正功能和引导功能。并且,所有的抒情叙事均以尊重个体的具体权利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协助官方处理公共危机,避免灾情恶化和恐慌蔓延,建构社会的良性态势。  相似文献   
992.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如果适当运用"还原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通过还原抒情主体、典型场景、情节事件、思想情感、特定语义,引导学生更准确地解读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还原法"需要一个坚实的前提——联想和想象,其在鉴赏诗歌时的作用是巨大的。没有联想和想象,"还原"将无从谈起,毕竟"还原"只能是一种意念上的"再现",不可能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993.
周作人对文艺的基本问题有很多探讨,对中国二十世纪启蒙文学理论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文学批评论中主张:主观的、印象的、趣味的、抒情的艺术批评特色;:自由与宽容的批评原则以及主观合目的性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994.
王泰科 《武当》2007,(5):47-48
大黄大黄苦寒泻下药,脾胃肝肠四经络,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通便秘,定狂言,治热痢,疗疮毒,烫火医,推陈致新涤肠胃,入药久煎便减力,炒黑治泻痢。  相似文献   
995.
<史记屈原列传>中存在两点疑问,即张仪欺楚一事和辞、辞令、赋的混乱现象.通过比对理出了张仪欺楚的线索,经过分析弄清了辞、辞令、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散文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目的是抒情言志。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因此,在鉴赏散文时,把握散文中的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就能准确理解散文的核心、主题。写景状物。写景文和状物文是抒情散文的两个重要门类。写景,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997.
傅伟 《现代语文》2005,(3):23-25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抒情的,即是那些山水诗、咏物诗和叙事诗,抒情色彩也非常浓郁.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人在抒情言志时,很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往往是把感情和景物相结合,使感情经过景物的折射,或景物经过感情的浸润,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得中国的古典诗词在艺术上达到了蕴藉浑然、韵味隽永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998.
刘崇 《科教文汇》2008,(6):160-160
建安时期作为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阶段,赋体文学的创作也有突出佳绩,本文试从乱离之世与多舛命运的慨叹、珍视友谊与关注他人的情怀以及光阴易逝与生命有限的忧思三方面对本时期的赋体文学表现主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99.
老年赋     
日月穿梭,春秋代序。青春倏忽即逝,老年转瞬来临。天行有常,谁人能与逆转?人生无愧,虽老亦可安然。是故花开莫喜,叶落勿悲。  相似文献   
1000.
点击名家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