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5篇
教育   1969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古代诗词的抒情方法多种多样,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叙事抒情、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寓情于景等。然而,在诗歌鉴赏中,不少人对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三种方法纠缠不清,甚至混为一团,以讹传讹。在此,谨对这三种极易混淆的抒情方法加以赘述。  相似文献   
112.
中国的诗歌,从古至今,以写“风”抒情的诗句不计其数。在千姿百态的景物中,唯独“风”同时具有无形和流动两大特性。本仅就唐诗从“风”的称谓多样化、“风”的描写多元化、“风”为景之首三方面阐述“风”在诗歌中以景抒情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3.
叙述抒情有三种情形,其特点各异:一种是文章的情调比较冷峻,而感情非常浓烈,此时作者往往采用叙述的方式抒情;一种是叙述的文字是为升华主题、抒发情感做的铺垫,也可以说是向读者交待的感情认识内容;一种是叙述深深回味的某件难忘的事情,此事入心又不宜渲染,情感清淡深刻而不须浓烈地抒发。  相似文献   
114.
九叶诗人穆旦的诗歌采用理性、间离的人生态度和关照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客观化抒情模式。从文本层面上说这正是由于采用了戏剧化的抒情手法。穆旦诗歌实践的成功证明了戏剧化抒情是新诗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5.
谢脁诗歌以"清"显,尤以写景、抒情、语言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写景上,诗人不论所写物象是清是浊,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能抓住它们自身的特点,分别从构思、环境、情态、布局、色彩上写出其清的系统性;抒情上,诗人亦能根据情之专一、澄净、高洁、真实、深厚,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情感写出清的丰富性;语言上,诗人或通过动词、形容词、迭词、表地名人名的名词的灵巧运用,或通过以动词、形容词为主干的句式组合,写出其清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6.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诗词在艺术表现上也是绚丽多姿的。本文对其中较多出现的“男作女声”创作的类型、内涵、艺术效果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7.
王适 《科教文汇》2012,(20):164-165
托物言志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美学思想之一。本人在创作"芦苇系列"作品时也尝试托物言志的思想,使画面更为丰满而富有想象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8.
明清之际贺贻孙诠释《诗经》重视抒情主体的作用.结合具体作品,贺贻孙从“情”着眼揭示诗人的创作心态与动机;强调主体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主体的移情作用,指出不同主体面对相同现象产生、抒发的情感不同;诠释《诗经》中的代拟抒情方式.贺贻孙对文学4要素中主体(作者)的突出与强调,丰富与发展了《诗经》的文学诠释  相似文献   
119.
中国抒情文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文学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文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20.
解读古诗词有一个比较管用的办法,就是分清其类别。古诗词如果要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大类别:①写景抒情诗词;②题赠送别诗词;③托物言志诗词;④山水田园诗词;⑤咏史怀古诗词;⑥边塞征战诗词;⑦羁旅行役诗词;⑧思妇闺情诗词;⑨悼亡游仙诗词;⑩谈禅说理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