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5篇
教育   1969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6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课堂回放 <声声慢>教学实录 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系故国,她一生坎坷却坚毅执著.她用七十余年的生命抒写了万世流传的妩媚和凄婉,她就是李清照. 这堂课,我们共同来"读"她的千古名篇--<声声慢>.(板书:读)  相似文献   
62.
望你,东坡     
古代先贤无数,小作者只选择其中一位——苏东坡,尽数其一生的豪情与功过。全文有议论有抒情,语言优美,古典诗词的娴熟运用,能看出小作者平时深厚的文学积累。  相似文献   
63.
《当代学生》2011,(10):2
郁达夫,中国作家,诗人。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通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等五门外语。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与郭沫若等发起组织创造社。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主编《创造季刊》《洪水》等文学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  相似文献   
64.
抒情曲     
庞德 《良师》2011,(9):F0002-F0002
我的爱人是涿处的火焰 躲藏在水底 ——我的爱人快乐而善良? 我的爱人不容易找到 就像水底的火焰。  相似文献   
65.
由泰戈尔自译为英语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和《新月集》,分别代表着诗人在哲理诗、爱情诗和儿童诗创作方面的高度成就。三部抒情诗集题旨立意各不相同,或彰显哲理思辨、外化心灵信仰;或寄寓生活理念、憧憬美好爱情;或礼赞无瑕童心、求取精神慰藉。撷举上述诗作精要,浏览表象,探示内蕴,以求对诗句中内涵的哲学理念和个人情感体验作出诠解论析。  相似文献   
66.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华语学界最为重要的古典文学阐释架构之一,海外及港台"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不仅致力于比较诗学论域中"抒情美学"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倾力于开拓抒情传统之文学史书写及重构的话语空间。其中,围绕着高友工的美典理论,其普林斯顿的追随者(孙康宜、林顺夫)构筑出抒情传统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叙事,为五言诗、律诗、词体等文类的演进及亲缘关系提供了独到而深入的解说,描绘出自汉末至宋末的一段抒情文学的风云传奇。  相似文献   
67.
祝宇  李朝霞 《现代语文》2011,(8):102-10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祭文。作者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感人肺腑。教学时,教师一是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自己宦海浮沉的人生感慨,并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二是应指导学生结合朗读,  相似文献   
68.
上世纪90年代初,陈可辛即以自己的处女作《双城故事》在香港一片成名,他影片的对白和音乐等声音的运用都显示出更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以直白主观的语言将人物的真实心理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更以抒情表意的音乐来构建影片的时代氛围,为观众营造一个记忆空间,并借此说明剧中人物的身份、难以言说的心绪以及情感的历程和角色背后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69.
《古诗十九首》中的抒情主人公,历来有多解,且均可通。这种一诗多重身份的现象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其实,这种特殊现象主要是由古诗的审美特性决定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模糊抒情主人公身份,以收到解读域的最大值。这种审美特性又是文人作者学习乐府民歌后的创造性发展所致,更是特别的时代造成了文人特别的身份决定的。把握这一点对理解《古诗十九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是指在演唱表演中表现出作品深层内涵,显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作品增色的表演。在分析米莱拉.弗蕾妮与格莱尼斯.福尔斯两位艺术家塑造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主人公咪咪形象的基础上,论证歌者只有深入分析作品,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才能体会到自由舒展的旋律在形成它独特的浪漫气息和灼热色调风格中的功效,以及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并在二度创作中凸显其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