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625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8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城市既有建筑迫切需要进行普遍的适老化改造。在5G技术广泛应用的社会基础上,适老化改造应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发展和智慧养老应用的需求特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从建筑功能、智能系统、生态环境、配套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赋能性改造思路,对此需要从政策、技术、产业、金融等多角度形成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2.
23.
倍速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与目标化阅读已成为加速社会中的现实景观,这种阅读的异化源自技术、情感与社会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技术在为阅读赋能的同时也使得阅读变得功利化与浅表化,情感焦虑激励人们主动加入阅读的行列却也对其阅读方式与阅读内容进行规训,社会变迁的加速与生活步调的加速以一种更为隐蔽的力量让阅读沦为短暂快速的信息攫取方式。为尽快达成书香社会的建设目标,未来的阅读生态建设应朝着融合化、社交化与体验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4.
退役军人教育安置指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使退役军人习得技术技能,实现由军队到企业、“军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信息技术助力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安置的主要动因是为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培训信息不对称、教育安置过程不完善、教育安置粗放而不精准等问题。其作用逻辑主要体现在,通过进行退役军人学习者画像、创新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及赋能师资培训等,完成对退役军人教育安置的结构性变革,退役军人教育安置精准诊断,指导退役军人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信息化教学帮助退役军人习得技能;供需见面,在彼此了解中退役军人选择合适岗位;跟踪反馈,持续评估就业状况以服务项目改进等环节构成的系统性过程。其实践路径包括:理念上,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警惕“技术本位”;技术上,开发专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组织上,多主体协同服务于退役军人安置;制度上,创新机制体系以确保教育安置可持续等。  相似文献   
25.
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建设数智校园,并促进教育大数据技术赋能和智慧育人工程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围绕教育大数据在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出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接着,文章分析了教育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赋能教育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随后,文章从生源、教学状态、图书借阅、科研情况、后勤消费等维度,进行了教育管理应用场景的可视化分析。最后,文章结合相关可视化分析结果,提出教育管理的改进思路,并针对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赋能教育管理提出实施建议。文章融合教育管理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赋能,可以辅助教育决策,并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究OTT TV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2025年OTT TV在我国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技术将会为OTT TV的快速发展赋能,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会加速,生态也将被重构,这些都要求传统媒体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27.
信息技术以其便捷、快速、应用范围广等特征为全面了解真实学习需求,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基础,系统开展学习问题诊断和矫正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还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应用背后的思考和具体的改进实践,才能达到真正为教学赋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教育者敢于把有价值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且有活力创新的地方去不断创造新平台,激发新动力,构建相向的能量赋予机制。从赋能五大核心要素展开,通过唤醒教育自信、给予教育平台、建构教育合力等方式,构建完善的未来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生态体系。未来教育所需要的教师专业成长,是各个赋能个体独立发展的同时,又在整个体系内能够形成整体性协作。  相似文献   
29.
数据赋能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有内在的一致性,具有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精益化教学、实时交互反馈以及提升学校管理科学化等价值。然而,在数据赋能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实践领域中,存在综合数据缺失、数据结构化及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不足等现象。基于此,学生成长导向的数据赋能实现应遵从以下路径:完善数据中心,形成交互共享的一体化数据平台;清洗归类,结构化学生成长行为数据;关联分析诊断,形塑动态的成长数据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0.
职业本科传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与文化价值,兼顾文化与职业两类属性,应围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两大薄弱环节,持续开发与建构理论型、资源型、技术型、成果型的“四型”课程体系。其中,理论型和资源型课程关注了产教融合的前沿理论、发展基础与创新驱动,提供了宏观层面的理性启蒙、思维范式和知识框架;技术技能型和成果型课程聚焦校企合作的技术支撑、存续空间与成果需求,属于微观层面的技术技能储备、技术更新与攻关、成果与项目的输出与转化。“四型”课程体系具有技术赋能的教育特征,对提升传媒艺术类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健全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改革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