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3608篇
科学研究   164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54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377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当今社会发展中,"赋能"一词备受关注,赋予个体能量,使个体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学校需要给教师赋能,教师需要给学生赋能,传统式的"家长制"已不再受推崇,人们更期待的是自我效能感,是心理赋能带来的内在动机,赋能自我会带来正面影响,这也是社会各个方面以及学校管理中都需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82.
我国文学艺术悠久的抒情传统孕育了丰富的抒情母题,其中最常见的有伤春与悲秋。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四时代序不仅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其密切,而且给人们的情绪变化也会带来影响。文人们对自然征候的变化更为敏感,他们赋予春、秋某种普遍的情感价值,在季节变迁与宇宙变化、气候嬗变与人生际遇之间确立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83.
高平陵之变结束了原来意义上的“七贤”林下之游 ,这时由嵇康、向秀、吕安三人结成的新的关系较前密切的集团可以称为“竹林后三贤”。三贤思想不尽相同 ,作风尤有差异。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嵇康、吕安被杀 ,从此向秀失图 ,被迫出仕 ,他的《思旧赋》彻底结束了文学史上的竹林时代  相似文献   
84.
"理趣"诗是宋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历来褒贬不一.应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审视三个方面对宋代"理趣"诗进行文化阐释,通过整体观照,给予宋"理趣"诗一个客观公正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8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苏轼的作品有:词<念奴娇·赤肇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文<石钟山记><前赤壁赋>.  相似文献   
86.
1993年3月汉墓新出土的《神乌赋》出自下层知识分子之手,是根据民间故事形式改写而成的。从其产地历史上民间歌舞之盛、采用四言式早期民间韵语形式、以骚体结语来阐明主旨三方面,可以看出其民间故事赋的显明特征。《神乌赋》的出土,填补了汉代民间故事赋的空白,同时也说明敦煌《燕子赋》一类的俗赋,是自有它的源头和传承系统的。它是民间禽兽杂赋的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87.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作为史传文学,《史记》熔入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字里行间翻滚激荡着感情的波涛,给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清代刘鹗评论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老残游记序》)《史记》的抒情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8.
清代赋论提出了赋家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赋品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品与赋品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背反的,需要针对特定作家作品具体分析。强调“要作风雅之赋,先作风雅之人”,“赋的根柢工夫,不在赋内而在赋外”。在艺术修养方面,提出了“清秀、洒脱、庄雅、古致”四种审美品格,对古理论家姚鼐的“阳刚阴柔”之说,有所补充。研究清代人论“赋家的修养与赋作的品格”问题,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清代学理论批评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学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
陶渊明《闲情赋》难归“闲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闲情赋》是一篇奇特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与人们印象中的陶渊明迥然不同。关于其命意,前人有爱情和比兴 即以美人比史故主或同调之人二种说话。事实上,在《闲情赋》的一开始,诗人就用惊叹的语言,满怀感情地描绘出一位超群的女子;诗人心潮翻涌、激动难宁,生出了一个个胆新奇的幻想,这就是著名的“十愿”。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赋的绝大部分篇幅实际上是“荡以思虑”,写诗人对爱情的大胆热烈追求;而“终归闲正”只是一种障眼法。最早责难《闲情赋》的是昭明太子萧统。责难者主要是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陶渊明一生清白,不该作此赋玷污名声。《闲情赋》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浓郁浪漫的感情和丰富奇异的想象力上。鲁迅先生对于《闲情赋》的独特价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90.
近代以来词家认为美夔清空,周邦彦、吴英密实;只有朱祖谋认为周邦彦介于疏密之间。比较吴词与周词、美词,可证实朱氏的说法。具体来说,吴词的密实指内容上的“实”,章法上的“密”,语言上的“浓”。内容上的“实”,指景语多,情语少。章法上的“密”,指不用虚字呼唤,在所有虚字处填以实词,也就是景语;转折处没有虚字提示,全靠章内在的逻辑发展。语言上的“浓”,指用语浓丽。这就是吴词时空交错,以景语为主,以情思驭景,而少叙事的写法,即“密”的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