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851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38篇
体育   184篇
综合类   102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2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介绍了高中生物学实验中部分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前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2.
在抗战期间,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根据国民政府的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冠。近八年时间,四川一直承载着各种超负荷的负担。四川人民却始终毫无怨言,一边节衣缩食、勒紧裤带支援政府抗战,一边含泪把300万子弟再送前线……  相似文献   
113.
114.
五年一贯制高职前期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和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提出五年一贯制教育的前两年为前期教育阶段,探讨了在这一阶段可以实施的教学和管理策略,以期促进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5.
沈丽萍 《中国教师》2011,(23):17-17
对“在家上学”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说是赞成或是否定,应该对教育有较高的理解。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孩子学习有多优秀,而是孩子是否幸福,是否具有真、善、美的品格。如果孩子长期一个人在家学习,走上社会后就要多一个适应期,这个过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很能适应,因为孩子小时候的经历会带给他一辈子的影响。所以,在家还是在校教育,要两者权衡取其重。哪个重要哪个先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刀切”本身就不是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6.
君山 《教师博览》2011,(3):33-33
曾经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陈铭枢将军,字真如。他是当时著名佛学家桂百炼先生的弟子,对佛学颇有研究。1938年在武汉时,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指导委员。  相似文献   
117.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在“战时流动性”和“国际现代主义”的视角下讨论抗战期间现代主义诗歌的三段“旅程”:1.奥登的战地行及其中国组诗;2.卞之琳的延安访问及《慰劳信集》;3.联大学生诗人们的迁徙、远征以及穆旦的诗歌发展。通过考察这些路线的联系和差异,本文力图重新提出“现代主义诗歌”这一问题。战时流动性使历史危机在诗歌领域具体化了,最终带来的是个体经验、诗歌语言、政治无意识的地形重构。这些旅程让我们认识到,诗歌与政治的紧张关系是现代主义的核心问题。诗歌的历史有效性的危机,也就是现代主义的政治想象力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9.
《顶点》是戴望舒和艾青两位著名诗人1939年合编的诗刊,此刊物定位清晰,以诗歌为载体,反映战时中国各地景象及人民大众的生活面貌。刊物选稿要求突破狭义的战争诗,力图表现战争背景下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多样化的全新书写。刊物主张抗战诗歌应该重新定位,将艺术性与政治性相结合,探索出崭新的创作方向。《顶点》杂志中无论是本土原创诗歌、外国译介诗歌,还是诗歌理论,都遵循了将抗战诗歌更推进一步的选稿原则,力图将中国新诗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相似文献   
120.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滇缅抗战研究的重视度远低于国内抗日战场,且角度较为单一。从民国时期《云南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出发,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来观察新闻报道历史文本,探讨该报关于滇缅抗战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对当今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