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秦威 《学会》2012,(4):33-34
<正>2月17日,农业部基于我国有2亿多农民流出农业,这些多为接受教育较好的青年农民,使中国面临"谁来种地"的问题,提出计划用10年的时间,培养100万有中等水平的职业农民。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数亿农村人员进城进厂,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区农村耕地弃耕抛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民工潮的涌动,出现了山区农村大量土地弃耕抛荒现象。究其原因,与我国土地收益低及现行土地制度不尽合理、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及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应调整现行土地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生产力和土地收益水平,避免山区农村土地的弃耕抛荒。  相似文献   
13.
沈锡权 《华夏星火》2008,(11):53-53
为破解市场经济活跃地区"有地不种,想种没地"的难题,浙江省温州市通过创新耕地流转模式,实现粮田向种粮能手、村级集体、专业合作社集中,并实施全程机械化服务,这些举措不仅遏止了耕地抛荒现象,还成功稳定住了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4.
15.
资源型农村具有基础条件较好、村民思想活跃、创新精神较强、当地政府财力相对雄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空间较大等优势,理应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合理分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奖扶农业生产,改善耕作条件,普及先进农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率先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完善耕地抛荒测度指标体系是推动耕地抛荒研究和统计实践的一个关键。在明确耕地抛荒定义与类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耕地抛荒常用的测度指标体系展开梳理,分析其中的不足,然后明确了耕地抛荒测度对象,并分别就对耕地抛荒面积、抛荒度、抛荒率以及其他指标进行了完善,最后提出耕地抛荒测度指标体系应用的前提是通过遥感监测与调查,获取底层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1、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土地是他们生活的基础。但在推进我市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耕地面积减少,抛荒面积增多的现象,这已影响到我市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再则,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对粮食土地不够珍惜,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浪费一点粮食土地没什么,通过调查就会使他们认识到现在我国、我市土地资源的匮乏,使他们从小就培养起保护土地、保护资源的意识,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土地承包后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村仍然存在着土地抛荒现象,而且比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前还要严重。这一反常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而遏制土地抛荒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受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地理的综合影响,现阶段山区耕地的耕作条件日益变差,致使抛荒比例不断提高。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借助新基建机遇,持续改善山区耕地耕作条件,使山区耕地适应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将现代数字技术逐步运用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破解山区耕地抛荒难题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抛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抛荒主要原因是:土地边际成本提高.边际受益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破败或缺失;税费负担沉重。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一个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来说.其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