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有的即使教者觉得讲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太适应。从而导致学生对题目一知半解,甚至觉得云里雾里..针对这一现  相似文献   
9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巧妙地驾驭课堂,就会使数学课显得干枯无味。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形象化的教学艺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相似文献   
93.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可以化解这对矛盾,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徐进勇 《考试周刊》2009,(47):91-91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王梓坤院士指出:今日的数学对国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国富,还在于民强。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所以,数学是21世纪公民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95.
刘文生 《收藏》2013,(10):157-158
写意花鸟画最初的形成就是以一种不尽物象为描绘目标的表现形式,是以简练概括的笔墨技巧这一手段来完成画面。在某种意义上讲已具有了最初的写意抽象性的特征,或许这也是写意的最初本意。一、写意的本意写意花鸟画盛于明清,延续至今。其最初的创意无可非议,以物抒情,草草不求形似,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创意的先辈画家们将写意花鸟画技法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表现程式,  相似文献   
96.
李向阳 《收藏界》2013,(10):I0001-I0001,F0003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极大限度地追求精神生活的物化,舍弃了传统的抽象性和神圣性而趋附于感性世俗的物欲化生活,同时,世俗文化、消费文化的兴起反过来又把精神生活的感性化推向高潮。物化的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被错误地理解为直接的感性刺激与片面的精神享受,这反映在艺术上的便  相似文献   
97.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几位教师教学“轴对称”的片段,谈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98.
论贾平凹小说中对细节的重复叙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在其多篇小说中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细节描写,从而构成了重复叙述的艺术特点.当细节趋向单纯明净时,它可以成为揭示人物心理的有力手段.当作者把重复的细节处理成意象时,它便具有了不确定的意义指向,使小说具有了浑厚的特点,从而带有了一定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99.
王安忆的语言以温婉细腻著称,而在小说创新实践中她也一直坚持着对小说的语言进行创新探索,她摆脱了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刻画与描绘功能的强调,更加注重语言的叙述功能,体现了王安忆小说创作在语言方面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0.
张亚涛 《新高考》2005,(9):31-33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微观世界的粒子结构及运动规律,具有不可见性和抽象性,这对全面把握本章内容形成很大的的思维障碍,本文从抓关系、抓规律、抓迁移、抓总结、抓联想等“五抓”入手,以几道试题为例加以分析,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