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莱辛的《拉奥孔》中关于诗、画比较之思想联想到诗、画和电视的比较 :画能表现出诗的意境 ,诗能再现画的形象 ;电视的出现 ,克服了诗与画在表意和表形上的欠缺 ,不但能写形 ,而且能传意。电视具有强大的兼容性 ,但绝不是“消融性”。电视应充分尊重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吸收各种艺术的营养 ,使电视银屏更丰富、更有韵味。  相似文献   
22.
莱辛根据"拉奥孔"群雕而著的美学名著《拉奥孔》,被誉为"现实主义美学里程碑"和"启蒙运动思想武器"。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莱辛《拉奥孔》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其历史现实的意义、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3.
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的<拉奥孔>(Laokoon)是西方文论史上重要的美学著作.书中以古希腊传说创作的雕像群"拉奥孔"为主题,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诗歌艺术和造型艺术的不同特质,揭示了诗画的不同创作要求和表现规律,同时展开了对丑的论述.无论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还是对整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莱辛的<拉奥孔>中提到诗"化静为动"的艺术效果,这是一条经典的美学论断, "化静为动"中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写效果".本文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对"写效果"进行阐释,并借此论证文艺美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5.
<正>古希腊的人体雕像不仅形式完美,而且能充分表达出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如《米洛斯的维纳斯》、《拉奥孔》等。艺术家运用人体作为艺术语言,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人的高贵和自尊,表现了健全的灵魂与健美的体魄的和谐统一。从古希腊人体艺术作品中也会发现,古希腊人体艺术的题材,除了主要来自希腊神话中的  相似文献   
26.
德国18世纪美学家莱辛的《拉奥孔》是西方文论史上重要的美学著作。书中以古希腊传说创作的雕像群"拉奥孔"为题,比较了诗与画在表现上的不同,探索了诗与画的界限。通过对莱辛的《拉奥孔》成因的分析,对其美学思想的梳理,对其意义及局限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使人们重视此书的价值,并引发进一步的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27.
<正>说到语文教师的讲课功夫,其实就是拿捏的功夫,"自然"是最高的教学之美。这里的自然,主要包括讲课者的声调控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情感的分寸感,对课文恰如其分的分析,环节之间的过渡,甚至包括讲课者的动作幅度,以及着装是否得体等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把课堂教学语言的语调与朗读课文的语调区别开来。教学语言不必拿腔拿调,用正常讲话的语调,稍加修饰就可以了。正常讲话并不否认可以形象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拉奥孔雕塑和罗丹雕塑为例,分别分析了莱辛眼中的拉奥孔雕塑和罗丹的艺术论,从美的定义和二者美与丑的观点,比较两种艺术思想在雕塑上的差异,指出差异的原因,并论证它们在艺术思想上各有侧重。他们都以美为最高规律,这种对美的规律的追求是所有时期艺术创作的共同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9.
诗与画的关系问题,中西方自古以来就有很深入的研究,德国18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莱辛认为诗与画是异质的,诗与画的媒介与题材不同,并且二者是无法统一和谐的。但在新时期新媒体语境下,诗与画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互文性增强,诗画趋向一体性又重新回归到主流视野中。  相似文献   
30.
在当金山口     
突然想做一回牧人反穿皮袄,赶羊下山———把羊群赶往甘肃。把羊群赶过青海。把羊群赶回新疆。在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结合部在飞鸟不驻的当金山口一个哈萨克牧羊人,背对着风,向我借火。注:当金山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当金山口海拔3800米,位于祁连山与阿尔金山的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