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处于社会文化转型和文学迅速变化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学批评观念发生了两次嬗变。第一次嬗变是在文学批评审美思潮自身思辩中进行的,是思想解放的成果;而第二次嬗变是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外部关系中进行的,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标准的重新确定。本文剖析了这两次嬗变的不同特质。并阐述了处于嬗变中的文学批评应有的立场与态度。  相似文献   
22.
木豪格的诗歌非常善于抒情,然而又不止于抒情,他的诗,尤其是长诗与组诗,常常在浓郁的抒情之外有一种对苦难意识的主动探寻,一种对悲剧性感受的承担与表达,一种对生命的具有宗教性质的关怀,从而呈现给读者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凝重的精神风景.  相似文献   
23.
黄庭坚书法以韵取胜,骨气风神兼备,意实巧,形体清劲而丰腴,秀美而挺拔。主张书宗《兰亭》,遗貌取神,不拘于形体,学其韵味,欹侧反正,秀逸洒脱,体势开张,伸缩聚散,气息奇奥高古。一改百般装饰的"媚妍"之书风,脱俗、率真之气跃然纸上,呈现中和之气、名贵气象。山谷书风影响广泛,文征明、徐文长、郑板桥师承逸势奇状,意韵、纵横有象。  相似文献   
24.
王鹏运作为晚清词学大师,于词坛之作气起孱、开疆拓土,是以“重大”为理论武器的。由于资料限制,极少有人谈及王鹏运对“重大”开山采铜之功。王氏是“重大”的发明者。王氏“重大”论包括用笔与托旨两方面的内容,即运笔的力量、气概;情感的真质,题材与寓旨之大。“重大”的流播影响后世既深且巨。  相似文献   
25.
刘茂全 《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14-16,19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顺应天然,全生避害.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做法,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家思想对于怎样正确处理好诸如"有与无"、"多与少"、"巧与"等关系,顺应学生的本性而帮助学生获得天然的、合理的发展,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王鹏运的“重大”词学观有浓厚常州词派诗教气息 ,况周颐改造了王氏的“重大”。王氏的“重”指凝重沈著 ,强调气格 ,况氏变凝重沈著为厚重致密 ,坚持了词的阴柔特点。王氏的“”指一种自然流露的表现手法 ,又有两个层次 ,从师法自然到妙造自然 ,这为况氏所接受。王氏的“大”指比兴寄托 ,要求寄托邦国大事 ,而不顾及词的抒写个人情感的特点 ,况氏变寄托邦国大事为寄托个人情感与性灵 ,使得寄托说由言志趋向缘情。况氏改造过的“重大”可以用来总结传统词学。  相似文献   
27.
农民画的可贵之处不仅是由于这些画的作者身份是农民,更主要的是这些作品植根于农村生活的土地,反映了农村现代生活的情趣,代表了当代农民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理解,表现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农民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是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的奇葩,她将一缕来自乡间田野的轻风,吹进了五彩缤纷的美术殿堂.  相似文献   
28.
宋代书法家有意识地避开唐代大师所创造的完美法度之高峰,另辟蹊径,建构尚意书风,黄山谷便是其中一位不遗余力者。他在书法创作中,敢于突破传统书法温和蕴藉的规范,大胆追求新奇险绝,甚至时违传统书法创作之大忌于不顾,以势取胜,突出不和谐因素,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为建构宋代尚意书风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9.
“混血创作”这一概念的当前界定比它最初发生时有了更为宽容的外延,不特指生理上的混血,凡处于两种文化背景交织状态下的创作均可纳入其中.如此理解,我们就很自然地可以把木豪格的创作也看作是“混血创作”,但与沃尔克特有所不同,木豪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混血创作”为我们推开的却是一扇通向尊严、和平与宽容的大门,他的诗像一枚褐色橄榄,初尝略带辛苦青涩之感,当你咀嚼再三,就会满口醇香,五味和谐遂由心生.  相似文献   
30.
从汉语诗词英译的角度,举例分析在保留原诗的意义、意境及神韵、风格的基础上,如何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等不同方法,从而达到汉语诗所追求的音乐美、形式美、意境美,又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以取得神似和形似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