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2005年3月31日晚上6时40分,湖南娄底市育才路娄底市第一中学附近的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中学生模样的少年,被一辆飞驰而至的黑色桑塔纳轿车撞击得飞了起来,落地之后一动也不能动了!  相似文献   
32.
根据我国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的通说理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情况,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以及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都不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相似文献   
33.
微曦 《中学科技》2014,(10):14-15
周一是大多数人的噩梦,周一的早餐店里人们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疲惫”。而我“沾沾自喜”自己是一名很久都不曾拥有周末的科学家,这样我便不会每周都经历一个特别疲惫的周一了。然而,就在这个周一,我感受到了久违且焦头烂额的繁忙。  相似文献   
34.
《家教世界》2015,(9):28-29
案件回放:撞人逃逸凌晨,交警大队指挥调度室接到市公安局110指令:在姚家路1路公交车终点站附近,有一名行人被撞倒在路中间,受伤严重!从报案人处得知,肇事逃逸车辆可能是一辆大货车,事故交警立即请求指挥调度室通知岗勤交警进行堵截。由于事发在凌晨,行人较少,警方在肇事逃逸现场只看到一摊血迹,没有发现任何逃逸车辆遗留物及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35.
本文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建立了飞行器连续推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在中心引力场中,不考虑摄动因素,建立空间飞行器在连续切向、径向推力作用下的动力学方程,探讨了空间飞行器在切向、径向连续大推力作用下的机动轨道特性,特别研究了切向、径向常值推力圆轨道机动。在切向、径向连续推力作用下,分别分析了轨道向径、速度、极角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在不同的初始推重比下,比较了切向、径向连续推力下轨道转移时间,同时,分析初始圆轨道的逃逸机动。  相似文献   
36.
何智伟 《知识窗》2013,(4):54-5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事故逐年增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严厉打击交通肇事犯罪.有效预防和遏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转基因作物为例讨论了转基因的生物安全。转基因作物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安全性也成为研究的焦点。从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主要争论的内容出发,包括转基因逃逸及其生态学后果、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害虫的抗性进化等方面,结合相关的案例综合介绍了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那些科技界争论较多,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事件的起因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生物安全的要求,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1)以生物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为主,具体的目标生物为辅,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2)加强生物安全的监测与监管,鉴别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适当设立转基因保护区,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3)重视公众知情权,不仅宣传转基因生物带来的惠益,也应告知其风险及管控措施,促进公众的理解和认可。  相似文献   
38.
深刻分析和认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危害,严厉打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效遏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交通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迫切要求.所以,要科学理解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只能是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  相似文献   
39.
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交通肇事后不及时抢救受害者而逃逸,从而导致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案件,给受害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社会危害性,修订后的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增加了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规定,提高了法定量刑幅度,为司法机关严惩这种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根据也确保了受害人的权利。但是立法者忽视了逃逸行为的复杂情况,尤其是忽视了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复杂性而笼统的将其作为量刑加重情节规定,这种立法上的疏忽直接导致了理论认识的重大分歧和司法适用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40.
张秋 《培训与研究》2008,(11):72-74
根据我国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的通说理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情况,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以及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都不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